乡镇变身文旅新空间肇庆高要让土地再生“金”
随着“百千万工程”在肇庆不断深入推进,连片的乡村容貌焕然一新,成为年轻劳动力涌入创业的好选择,也是打工人“去班味”和周末度假的好地方。
在肇庆高要区,一个个美丽乡镇正通过村容村貌“扮靓”吸引资本入驻,促进人口回流,盘活的土地资产重新焕发新的活力,让文旅空间火起来,也让当地村民富起来。
今年以来,高要区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金利、金渡、禄步、白土等4镇入选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在高要区,不少镇村摇身一变成为“文旅新空间”,探索出让土地资产再生“金” 的奥秘。
下午4点不到,高要金渡镇铁岗社区已停满了游客的车辆,蓝天映衬下,一幢幢崭新的居民房屋鳞次栉比,房屋外墙上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寄托着村民们的美好祝愿。
今年,一个崭新的概念——“屋顶咖啡”,成为了铁岗社区的关键词,沿着小路向上,“富桂窑烤pizza”、乡村小酒馆等乡村景致别有韵味,从外地前来的游客在这里以一杯现磨咖啡开启暖洋洋的午后时光。
下午4点不到,金渡镇铁岗社区的“屋顶咖啡”已迎来不少游客。南方+刘舜欣 摄
“铁岗社区通过改造,优化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以前,乡村的种植杂乱无章,甚至出现了生态恶化,导致村民对农村环境的不认同,而如今,铁岗社区通过‘农业生产景观化’吸引了广大城市居民来到这里,实现了‘田间生产,垄上观赏’的乡村振兴和谐画面。”铁岗社区“屋顶咖啡”项目运营企业——玉瑶山庄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建灵表示。
在高要另一头的小湘镇大坝水库,同样有一个漫溢咖啡香的小镇——月光流域园区,成为小湘镇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重要节点和名片。这里占地面积达3000多亩,建设有都铎庄园、吉庆之丘、丰盛之谷等建筑,园区还设有萤火虫保护区、环湖剧场、咖啡科普基地等区域,并打造了肇庆本土的咖啡品牌——“肇沁咖啡”。经咖啡师的研磨,一颗颗棕色的咖啡豆在浸泡之下化身一杯杯飘香四溢的黑咖啡。
月光流域园区已成为小湘镇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重要名片。南方+刘舜欣 摄
在3000亩的土地中,蕞引人注目的当属这里的欧式城堡,“未来,这里将打造成高品质的特色餐厅和民宿产业项目,餐厅预计于明年春节后开业,我们从外地请来了米其林师傅,目标为打造‘肇庆头部’的品牌餐厅。”项目运营方——欣瑞联集团总监陈正祥介绍。
通过环境改造和创意提升蝶变为“创意文旅新空间”的,还有高要金利镇的爱群村,作为肇庆市级典型村,该村创意打造了“爱群小院”,让人们看到金利镇不止有五金产业,还有极富乡土气息的中式浪漫。
项目一期打造的“爱群小院”目前已进入试运营阶段,五金主题餐厅正在同步规划中。项目二、三期将结合五金元素,打造野炊露营基地、田园打卡点、研学基地等,让更多人留在金利、发展金利。
“如今的爱群村越来越漂亮,每天都有新变化,希望今后有更多游客到爱群村走走、看看,感受爱群村的活力和魅力。”爱群村村民李女士表示。
从村貌破旧到颜值提升,广袤的乡村如何变美、变富?在此背后,“资本入镇”是基础,也是关键。
铁岗社区“屋顶咖啡”项目带动乡村成为“网红景点”的背后,是当地探索出的“政府支持+建筑央企助力+民营企业建设运营+农民参与”新模式。
“从‘屋顶咖啡’项目来看,综合利润可达30%。”徐建灵说。“在项目收入中,主要包括旅游收入、培训收入及项目孵化三部分,如项目打造的众创空间把创新创业青年引进来提供全程的孵化,为人才提供技能培训及政策支持。”
夜幕降临后的“屋顶咖啡”。邹华彬 摄
如何让乡村振兴提速发展,更重要的是让改革成果为村民共享。“在乡村振兴中,让村民有劳有得是关键。”徐建灵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关系,通过对乡村留守百姓进行技能及服务培训,将其培养成服务于乡村产业的实用人才。
“对本地村民而言,首先可以获得租金收入,其次,配套的农家乐、咖啡、民宿等产业链能获取经营性收入,此外还有农产品的销售型收入。”当农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将自觉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金渡镇,通过“百千万工程”建设让村民富起来的,还有以“村企共建、绿色赋能”思路探索出的光伏产业集体增收致富新路径——金渡镇联合区国资企业和铁岗居委会,以公共物业为先导,依托酒堂屋顶、民房屋顶、篮球场、村道等公共空间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累计铺设光伏面积超3500平方米,并网发电为村集体带来超3万元的年收入、20%的效益分红,加快形成“光伏+”系列创新机制,并在禄步、金渡、白诸等镇成功落地一批示范光伏电站项目。
位于金渡镇铁岗社区的“光伏篮球场”。邓达荣 摄
在小湘镇的月光流域项目,同样通过资本入镇、人员回村形式带动了乡村振兴,但不同的是,该项目以特色农业项目为切入点,项目2016年曾以广东省(高要)粤台农业合作示范区瑞世界项目获评为省重点项目,由欣瑞联电子科技集团转型升级而创建,为做好农业科技项目,集团还成立了农业对口的瑞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目前,镇府已为项目找到农户,将于2025年起在农科院的指导下,协助公司和农民合作种植咖啡,推动小湘镇在项目带动下成为知名咖啡小镇,让农民在企业助力下走向小康致富。”陈正祥介绍。
今年4月,潮州市玉瑶山庄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在金渡镇协助开展“四小园”环境提升工作。“屋顶咖啡”项目负责人刘小婷看到该镇由于无人居住且年久失修,当地房子墙体开裂、地基沉降、房顶漏水。后来,经社区干部与居民沟通,将闲置的民房与撂荒的耕地集中统筹到社区,公司再与社区签订租赁协议,完成民房与耕地的租赁。
该项目的乡村众创空间共盘活村中闲置农房112间,成功打造了屋顶咖啡、共享茶室等经营性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打卡消费,企业返租也促进了村集体增收。
通过盘活土地,曾经的闲置土地变成了乡村酒馆。南方+刘舜欣 摄
走进禄步镇圩镇客厅,一幅关于禄步镇历史发展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双马菠萝、高桂酒、丝苗米等禄步特产琳琅满目,品上一杯高桂茶,在此感受高要肉桂的独特魅力。而鲜为人知的是,这里的圩镇客厅也是由曾经的乡村闲置土地盘活而成。
“作为美丽圩镇建设‘七个一’建设中的圩镇客厅,禄步圩镇客厅由以前的客运站改造而成,目前已成为当地农产品的销售窗口,也是展示禄步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圩镇客厅外,禄步镇还打造出整片商贸繁荣的滨江小镇景象,以渔旅融合焕活千年古埠,乡镇入口树起了充满禄步风情的镇标;增添了禄埠风情公园、古树公园、西江绿谷露营地;重塑后的沿江河道水清岸绿、渔舟唱晚,融合了码头文化、渔旅元素的美丽河道成为居民散步的好去处。
位于高要莲塘镇的哈哈乐农耕文化园同样通过盘活乡土资源,让曾经的荒山升级为“家门口”的宝藏景点,这里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罗氏沼虾为元素,设置了西江虾谷展示馆、凤翔神山、花果长廊、神符山等多个项目,打造出重返自然、回归乡野的田园好风光。
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盘活利用,曾经的闲置厂房变成别有韵味的乡村酒馆,“沉睡”的土地唤醒为绿茵连片的咖啡小镇,旧客运站摇身一变美丽圩镇客厅,千年古埠通过渔旅融合成为重焕生机的繁荣滨江小镇……
在“百千万工程”画笔的描绘下,乡镇农家的“方寸之地”逐步成为老百姓的“致富园”,庭院经济的兴起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引擎,更多乡村文旅新空间正拔地而起,点缀乡村风貌,促进村民增收,持续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