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你的健康!肇庆有“良方”→
肇庆以建设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为契机,
通过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
积极推动肇庆中医药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
此前,肇庆印发《关于开展肇庆市乡村中医药人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中医药人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试点工作,填补了我市在这方面规范化管理的政策空白。
✔肇庆印发创建实施方案,计划投入4.59亿元用于市中医院改扩建;
✔建立市级部门会商机制,58个中医优势住院病种按分值付费,21个病种纳入中医日间病房支付;
✔出台乡村医生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药与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文件……
市中医院改扩建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德庆正打造“南药+旅游+康养”示范性强县……
我市道地药材巴戟天、何首乌、广佛手、
广藿香、肉桂、芡实等6种道地药材
先后列入省岭南中药材保护品种目录,
占全省总数的37.5%,位居全省头部。
德庆县种植巴戟、肉桂特色南药历史悠久,
目前,德庆县拥有全国蕞大的巴戟种植面积。
人工栽培巴戟天有900多年历史。
2023年6月,德庆巴戟华南交易中心建成投用,该中心建设有南药展厅、网络直播间、培训室、洽谈室等多功能设施。2023年,巴戟天种植面积5.98万亩、产量3.92万吨、产值8.04亿元。
除了德庆,高要也是南药主产地之一。
为多种南药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更拥有“高要巴戟天”“高要肉桂”
“肇庆广藿香”“高要佛手”等道地南药品牌。
高要肉桂种植面积53.63万亩,
年产桂皮10.73万吨、桂油1571多吨,
是“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肉桂种植基地”,
沿小湘-禄步-水南-乐城-河台公路两旁
园区以肉桂、巴戟天、广佛手、广藿香等
集“生产+加工+营销品牌+科技”于一体。
肇庆也在持续推动中医医院升级建设。
9家中医院建设新院和改扩建门诊住院大楼;
同时,肇庆还建成8家示范中医馆、
80家中医阁,织密中医药服务网底。
肇庆还在积极推动中医医联体建设,
其中3家为紧密型县域中医医共体。
推进“5+2”中医专科建设工程,
每个县(市、区)建设5个市级以上
据统计,2023年,肇庆省、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分别新增13个和15个,现有国家、省、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共50个,平均每家县级中医院有4.5个中医重点(特色)专科。
如今,中医特色优势专科不断增加,
肇庆也在不断提高中医康复服务能力,
建成省市级中医康复重点(特色)专科7个,
肇庆也在通过不断培养中医优秀人才、
是岭南中医内科主要学术流派之一,
流传已近200年,至今已传承六代以上,
临证范围涵盖内、外、妇、儿、五官等科,
师承是岭南中医梁氏传承流派生生不息、
岭南中医梁氏传承流派精髓的生动注脚。
去年,7名中医药专家评为市高层次人才。
市卫健局还通过实施“千人强基计划”,
中医药既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良药”,
深入推进南药特色村镇、南药基地、
进一步挖掘“中医+”的无限潜能~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