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质项目论英雄以有效投资比高低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以优质项目论英雄 以有效投资比高低
日前,肇庆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南方日报记者 施亮 摄
1月9日,肇庆开年后首个全市性重要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肇庆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谋划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新年开新局,肇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咬定、全力出击、高效干好、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牢固树立“以优质项目论英雄,以有效投资比高低”的理念,以项目大建设推动肇庆大发展。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2023年肇庆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入手,着力扩内需稳外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需求端来看,群众消费意愿、企业投资信心、社会发展预期还急需强力刺激和释放。这要求肇庆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多措并举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积极扩大有效需求。
肇庆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实施促消费专项行动,大力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改善消费环境,释放社会消费潜力。肇庆要求各地各部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抓经济、抓产业、抓项目、抓发展上来,因地制宜举办招商推介、展销展览活动,以营销塑形象,以展会造氛围,以活动强信心。
扩大有效投资是经济稳增长的“法宝”。肇庆将按照“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的要求,围绕交通、水利、能源、环保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补齐社会事业短板的项目建设,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
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肇庆将全面落实国家及省稳外贸、稳外资的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加强外资项目招商引资,抓住RCEP等有利机遇,大力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展海外市场,积极扩大挖潜新投产项目进出口业务。
从供给侧来看,肇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更多经济增长点,加快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建设。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一个地方发展既要有突出产业,也要有配套产业,产业生态要多样化多元化。2022年以来,肇庆深入实施产业项目招商落地专项行动、企业增资扩产专项行劲,做大做强以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为重点的“主导+特色”产业集群,全年引进亿元以上(西北板块0.5亿以上)制造业项目227个,计划投资额479.3亿元;新增开工、竣工、投产项目162个、155个、180个;全市“主导+特色”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00亿元,增长12%。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生命线和永恒的主旋律,肇庆将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招引一批引领性、标志性、“链主”型大项目,强化“产业招商县里当家”的导向,推广“以投代引”资本招商模式,加强全流程调度,推动项目顺利开工、顺利投产、顺利达产。当前,肇庆将全力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先进动力电池两大产业集群,壮大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预制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
肇庆特色农业首先要解决的是规模化品牌化问题,然后是产业链问题,向一二三产要效益。接下来,肇庆大力实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尽快出台三年行动“1+5”工作方案,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以工业化理念、全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好、管理好1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科技是头部生产力,2023年肇庆科技创新要有大动作、大方案、大项目,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力争到“十五五”中前期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再翻一番、突破2000家。
“全肇办”涉企服务模式被评为中国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典型案例、省际“睦邻廊道”增进粤桂一家亲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金利、大沙等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实际吸收外资预计增长35.8%……
过去一年,肇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取得了实打实的成就。新的一年,肇庆将继续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持续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向东看、向东赶,融珠入湾再发力。肇庆把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纲”,努力把湾区位置变为湾区优势,在湾区建设中要有更多的参与和作为:加强交通设施硬联通,构建内外联通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体制机制软联通,积极参与“湾区通”工程、“数字湾区”建设,加快推进佛肇一体化发展。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改革攻坚再加压。营商环境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肇庆将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启动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全面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大型产业集聚区实体化运作,推进金利、大沙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德庆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工作;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广交朋友、增强活力,扩大开放再加劲。肇庆持续优化对外开放布局,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肇庆谋划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实现优质产业圈、生活圈与生态圈有机融合;加快中国(肇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项目建设;积极参与“粤贸全球”计划,支持重点行业稳订单、拓市场,培育壮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
今年1月初,肇庆金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揭牌,向高层次新型产业化发展示范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示范镇、千亿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迈出坚实一步,也打响了肇庆落实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头炮。
肇庆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蕞艰巨蕞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这要求肇庆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增强县镇村内生动力,全力破解内外双重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做强做精做优每一粒高质量发展的细胞,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不强是整个肇庆市经济体量上不去的重要原因。肇庆将深入实施富县工程,培育县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借势借力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加快形成“雁阵式”区域发展之势。东部板块要聚焦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为引领的产业格局,加快建设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西部板块要坚持面上全面保护、点上高效开发,科学布局“一县一园区一主业”,因地制宜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着力打造生态发展新标杆。
如何深入实施“强镇”“兴村”工程?肇庆将发挥乡镇连接城市与农村的节点作用,坚持整体部署、特色强镇、分类施策、示范引领、分批实施,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城乡融合;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以美学思维建设美丽乡村,努力实现农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抓项目是抓经济的蕞基本工作方法,肇庆的未来取决于现在抓项目的决心、办法和成效。接下来,肇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一个个谋、一个个抓,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为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