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求实效再造一个新肇庆
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肇庆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勇争先、冲锋在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天一天干,一月一月拼,一季一季冲,肇庆以“再造一个新肇庆”的意志和干劲奋力开拓、攻坚克难,推动各领域各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交出了这一份年度答卷:
这一年,肇庆以“九九”融湾行动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共建富有活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这一年,肇庆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各县争相进位,百镇破茧蝶变,千村振兴共富;
这一年,肇庆以强化实施制造业当家“十项行动”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推进新型工业化再上新水平;
这一年,肇庆以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深入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肇庆样板。
在告别2023,迎来2024之际,肇庆以实干求实效,向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加速奔跑。
城市互联互通、产业串珠成链、文化交融互通……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内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深化推进,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澎湃动能。
为在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赢得重要机遇,有效激活城市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肇庆聚焦“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坚定不移“向东看、向东赶”,积极融入广州都市圈。立足“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肇庆所能”,制定实施“九个围绕、九个加快”的“九九”融湾行动,找准实质性“融珠入湾”的战略路径和关键抓手。
当前,肇庆正加快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每天都在刷新“肇庆速度”,拉近着时空距离: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贵广高铁提质改造提前完成,广湛、珠肇高铁全面开工;肇庆往返广州、深圳、香港、珠海等城市高铁动车班次加密,全年约10万人次搭乘高铁往返港肇;肇明高速建设进展顺利,广昆高速扩建正式动工,金利大道建成通车。预计2023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约42%,年度投资额创历史新高。
开放的、共享的湾区,处处遍布着机会,对接港澳所需,肇庆推动规则机制“软联通”,出台头部批推动港澳居民便利化的措施,创新设立肇港“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港澳药械通”政策体系加快建立;谋划建设粤港澳(肇庆)特色合作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农产品交易中心投入使用,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有关项目渐次开工投产。
一年来,肇庆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的思路更清、方向更明、措施更实,“湾区新秀、活力肇庆”不断展现新气象。
2023年,肇庆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及办公室并实行实体化运作,完善市县镇各级工作机制,先后出台系列政策,积极应答区域协调发展之问。
如何落子,重在补齐短板,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
肇庆加快构建“雁阵式”县域发展格局,推进县域经济创先进位消薄:
四会市入选全国百强县市,高要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二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古端州持续焕发新活力,鼎湖区与肇庆新区产城融合步伐加快,广宁县“中国竹子之乡”、德庆县“中国通用风机之都”、封开县“大湾区绿色建材生产基地”、怀集县“岭南蔬菜之乡”等特色招牌越擦越亮。
肇庆培育新典型、挖掘新潜力、激发新动能,推动镇村全面进步:
念好“富、净、绿、美、强、治”六字诀,选定高要区金利镇、四会市大沙镇、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以及鼎湖区沙浦镇4个乡镇,以“两工两农”示范引领,选树培育镇街“十八罗汉”和村居“一百零八好汉”,引领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提质升级;
金利、大沙、龙甫、禄步4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全市6个镇、60个村(社区)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村名单。
肇庆精心做好“土特产”文章,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成百上千”工程,成为全省首个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
高要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小肇上菜”平台上线运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鼓起农民“钱袋子”,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首次全部超10万元。
一年来,肇庆上下持续共抓“百千万工程”的火热实践,县镇村全面动起来、干起来,比学赶超氛围浓厚。
制造业兴则经济兴,制造业强则发展强。2023年的肇庆,在新的高度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先后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
肇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一体推进“筑巢”“引凤”“育苗”等“十项行动”,全面开展制造业项目建设“大会战”,深入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在全市掀起抓项目、强产业、拼经济、促发展的热潮。
肇庆加快构建“主导+特色”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两新”产业链快速崛起:汽车千亿产业集群呼之欲出,小鹏汽车新车型项目签约落地,肇庆高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高要区五金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度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型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瑞庆时代第二阶段工程启动建设,预计全年实现产值460亿元、增长38.6%。
肇庆持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先后举办117场大型招商推介会,越来越多客商看好肇庆、投资肇庆,成功引进协鑫新能源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全年新引进制造业项目近400个、计划投资总额超870亿元,经营主体新登记数量和增长率均创历史新高。
肇庆打响制造业项目建设“大会战”,集中力量攻坚签约未供地、已供地未动工、已动工未竣工等3类项目,形成谋项目、抓项目、赶项目的浓厚氛围,预计全年完成制造业项目实际投资额526亿元、增长近28%。
肇庆加快打造“344”园区发展格局,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断提速,市管起步区完成土地收储超8000亩,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导入如火如荼;肇庆高新区成为国家首批10个碳达峰试点园区之一,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连续三年进位;肇庆新区加快从大基建向大产业转型,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一年来,肇庆制造业的当家之底更加厚实,当家之能更加充沛,当家之势更加强劲。
1974年,肇庆怀集岳山林场开展“岳山造林大会战”,万名青年率先走进荒山,在极艰苦的条件下开启了广东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序幕。
如今,随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向纵深推进,肇庆通过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岳山造林大会战”的动人故事,建好用好三岳自然保护区科普·研学基地,弘扬传承“忠诚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久久为功”的“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不断筑牢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生态屏障。
2023年,肇庆深入实施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打造11个省级示范点,实现县域全覆盖;森林质量持续提高,优化提升林分13.8万亩,种植苗木851万株,建成国家储备林40万亩,植树造林、爱绿护绿在肇庆大地蔚然成风。
让生态绿色成为城市亮丽底色,肇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重点城市排名第18位,西江、北江、贺江等大江大河稳定达Ⅱ类水质,“无废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不仅要实现“绿起来”“美起来”的目标,还要助力农民群众“富起来”。
肇庆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绿色能源基地,广宁浪江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肇庆高新区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瑞庆时代跻身“零碳工厂”。此外,肇庆加快发展绿色经济,深入实施林业发展“六个一”工程,建成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个,德庆县在全省率先批获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区。
一年来,肇庆“山湖城江林泉峡”的生态名片越擦越亮,绿色日益成为肇庆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和特色。
力量在坚定信心中汇聚,目标在凝心聚力中实现。征途如虹,浩荡前行,肇庆把2024年作为全市经济工作提质增效年和“百千万工程”典型突破、引领全面的关键之年,将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创造性抓落实,不断开创肇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