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迳口镇唤醒“沉睡土地”千亩土豆喜获丰收
正在工作的村民。西江日报记者 万涛 摄
一台土豆收割机一天可以收40亩。西江日报记者 万涛 摄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恢复撂荒地的生产步伐,2021年以来,四会市迳口镇党委、政府会同佛山驻镇工作队创新模式,因地制宜,坚持“筑巢引凤”盘活土地的理念,开展撂荒土地的整治工作,投入近100万元新建了2座机耕桥,修缮平整机耕路、清表除杂等。提升撂荒地耕作环境后,2022年该镇成功引入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在该镇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激发撂荒地活力,让荒地变“宝地”。近日该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冬种的土豆喜获丰收。
记者在迳口镇裕景生态农业种植基地看到,土豆收割机正在地里来回穿梭,所过之处,留下了一个个外观饱满、个头匀称的土豆,格外引人注目。基地的工人们正忙着把这些新鲜的土豆捡拾、装袋,不远处的货车整装待发。据了解,该基地从2022年末开始种植土豆,今年3月份开始收成,预计亩产4000多斤,预计年产值约400多万元。
裕景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杜景新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公司在迳口镇复耕复种土豆大概有1100多亩,正是收成期。今年我们还计划全面盘活在迳口镇新围辖区内的余下的400亩低效农田。”
代耕代种模式通过种植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蕞大限度提高投入产出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机械加人工的采收方式,利用机械采收、人工精选,务工人员都是附近的村民,每天有50多名村民在土豆基地务工,每天可增加村民130元到150元的收入。
其中一位务工人员告诉记者,过来务工的大部分都是村里或是邻村的赋闲人员,以大年龄妇女居多,工资比较不错。
据悉,该公司还计划分阶段投入500万元逐步完善生态农业种植基地现代化、数字化、流程化管理。针对当地土地特性开展高端生态水稻、玉米、多品种马铃薯等市场前景广阔农业作物的轮作,并逐步引导周边农户、合作社开展马铃薯订单种植,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形成特色的农业产业示范带项目。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世界艾滋病日:凝聚社会力量 合理共抗艾滋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
张爱军到高要金利调研督导“百千万工程”
时不我待 全力拼经济 ——肇庆各地掀起抢
奋力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肇庆乐章
实干建新功 奋力谱新篇 ——肇庆市各行各
张爱军检查督导春节假期后段工作:接续奋
春节假期掀起到肇庆过大年热潮 开门红!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