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抓招商!肇庆市产业招商落地成绩斐然
近年来,肇庆市把招商引资作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纲举目张,顶层设计,提出产业头部,制造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产业招商落地”三年行动。近日,2021“外媒走读肇庆”采访团深入肇庆市投资促进局,了解该市产业招商落地相关成效及未来发展方向。
2020年以来,全市新引进产业项目1277个,计划投资总额2527亿元。肇庆市投资促进局相关工作人员受访时表示,2021年以来,截至11月24日,全市新引进项目772个(其中制造业591个),完成目标任务(1000个)77.2%,计划投资额1367.4亿元,其中:市区板块1亿元以上、县域板块0.5亿元以上引进制造业项目363个(占项目总数47%)、计划投资额1029.6亿元(占投资总额75.3%);设备计划投资额479.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500亿元)95.9%;投资额超10亿的项目有29个、计划投资总额608.5亿元。
其中,单体制造业项目20个。投资120亿的宁德时代项目(一期)、投资100亿的肇庆万达国家旅游度假区项目、投资75亿元风华高科祥和产业园高端电容生产基地项目、投资52亿的上海璞泰来隔膜涂覆生产和设备制造项目、投资20亿的小鹏智能新能源汽车二期项目等一批重大优质产业项目落地。
为健全招商引资体制机制,该市组建市、县投资促进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监督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建设,改变原来招商系统只管招商引资单一环节的现状,形成从对接引进—落地建设—投产达产—入统上规(限)—增资扩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此外,该市成立市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招商局,各地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由副处级干部担任组长的达300人驻广深招商组,并对驻点队伍每年加强培训和考核。建立土地资源与招商项目挂钩联系机制,确保“有项目就有土地、重点项目重点保障”。
为了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该市建立项目全流程监督管理:建设涉企一网通服务平台,对项目从首谈到签约、从开工到竣工、从投产到达产、从入统到上规(限)实现全流程动态管理,建立全链条电子信息档案。
该市建立产业招商落地闭环服务机制和设立项目首接责任制,出台在谈项目跟踪制度,对全市在谈10亿以上项目建立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1名市领导、1名县级党政主管、1名科级跟踪专员挂钩联系1个项目,10亿以下项目由县处级领导牵头挂点),从项目洽谈签约到落地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该市出台全市招商引资规划,明确“4+4”产业发展方向(4个主导产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属加工。4个特色产业:建筑材料、家具制造、食品饮料、精细化工),引导因地制宜精准招商,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建立招商全景图和招商目标信息库(2201家),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2020年以来(截至2021年11月24日),全市新引进“4+4”产业链项目684个,计划投资额1478.1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引进项目95个、投资总额399.6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引进125个、投资总额312.3亿元。
为了严把产业项目准入质量关,该市结合各地实际和产业特点,从投资强度、单位产值、税收贡献、容积率等方面对招商项目分地方区域和产业提出了差异化准入标准和门槛,对项目投资强度、产值税收、发展前景和资金来源等进行综合评估,对供地50亩以上项目落实四级遴选机制,从源头把好项目质量关、效益关。
为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效率,该市建立市、县领导分级挂点服务制度。对全市在建10亿以上重大项目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10亿以下由县处级以下领导挂点),对挂点项目实行分片包干、压实责任,督导已供地(含交付厂房、租地)未开工及已动工但建设进度缓慢的项目加强督促(必要时对项目投资方进行约谈),对项目建设全面推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
该市还建立落实 “双容双承诺”、产业项目预动工、一站式代办等制度,成立土地、金融、审批验收、企业家接待、用工、建设安全、兜底服务等七大专班和2019年以来批而未供土地清理、清理2016年以来供而未投产专班、招商项目筛选未供地专班,着力解决土地、资金、审批验收、用工、园区设施配套等要素制约,推动项目快启动、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
该市通过建立每周二“巡查日”制度,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常态化开展“巡查日”活动。通过巡查督导,有力推进556个项目加快实现开工、345个项目加快实现竣工。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