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收广宁赤坑砂仁成熟上市
西江日报记者甘婉怡 实习生刘添元王嘉欣
九月,秋意渐浓。沿着山路驱车直下,穿过漫漫竹海,翻越数座大山,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广宁县赤坑镇的广宁农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放眼望去,田间地头里皆是青葱碧落的砂仁树,攒动的树叶间,隐约能看见村民穿梭于树林间的身影。“看,在这些绿叶地下的就是合作社的村民在采摘砂仁了。”广宁农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志东指了指山间的砂仁林对记者说道。金九银十,当下正是广宁赤坑砂仁成熟收获的时候,村民们正争分夺秒地采摘砂仁。
“成熟的砂仁果实很甜,老鼠特别喜欢吃,我们现在要与老鼠抢时间,不抓紧时间把砂仁摘回去,果实就要被老鼠吃光了。”黄志东手上抓着一把被老鼠吃过的砂仁果实,脸上露出不舍的神情。9月1日,是广宁农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迎来头部次大丰收的日子,“砂仁种植后要等三年才进入稳定的收成期,希望今年可以卖个好价钱,帮村民们增加点收入吧。”黄志东背上竹编小背包,装上摘砂仁的工具,熟练地钻进茂密的砂仁林与村民们一起采摘起砂仁。
“以前很多村民都是零散种植,收成也不稳定,有人甚至摘回来的砂仁放两年都卖不出去,现在他们加入合作社后,销售由我们全包了,村民只要种出来的果都不愁卖。”成立合作社后,黄志东做的头部件事,就是帮助村民们把腰包鼓起来了。在广宁赤坑,村民们乡贤的带动下自觉地加入种植砂仁的队伍,作为其中一名回乡创业的乡贤,黄志东亲自带领村民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砂仁种植,科学培育,实现砂仁种植增产,带动村民增收,同时积极响应政府“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号召,着力打造广宁赤坑砂仁种植小镇的新名片。
万事开头难,在合作社成立初期,黄志东计划扩大砂仁种植面积,整合闲置土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但面临土地归属不明、权限模糊、群众意愿不足等问题,总是让他夜不能眠。后来,在镇委镇政府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积极帮助之下,实现了土地资源集约化管理,有效推动了赤坑镇砂仁种植朝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2019年我们大约种植了330亩,现在已经扩大到1100多亩了,今年亩产有150-200斤。”据黄志东介绍,由于砂仁种植的三年后才进入稳定的收成期,所以预计今年合作社年产约有1万斤。“目前我们主要种植赤坑绿壳砂仁为主,这是我们赤坑的稀有品种,成熟后的果实特别甜,晒干后冲茶、煲汤的味道都特别浓郁。”黄志东向记者介绍。
砂仁是喜阴的植物,种植条件要求很高,必须生长在树荫底下,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生长条件,导致砂仁的采摘难度也很大,只能通过人工采摘。在砂仁的收成期,是合作社用工需求蕞大的时候,据黄志东介绍:“我们日常每天有20-30名村民在这里工作,主要是负责施肥、除草等维护工作,但是收成期可能需要增加点人手,在这里打工的全都是附近的村民,除了帮我打工外,有些村民自己有地的,我也会给他们提供技术和种苗,带动大家一起种植。”
“以前我们只能做点零工,现在村里有了砂仁合作社,我在这里工作一天能赚到130元,我的收入稳定了,生活也越来越好,日子更有盼头了。”在合作社务工的汶水村委会横石坑村村民李火金对记者说。
路通财通。从前,砂仁种植园区连接外界的通路十分狭窄且泥泞不堪,摩托车勉强实现单向通行,村民苦通路久矣,为了方便砂仁的运输和日常维护工作,黄志东把种植场的山路开辟成可以通行汽车的车道,从此,砂仁种植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让生产端与消费端紧密连接,极大地提高了砂仁运输效率,牢牢把握住砂仁外运上市的黄金时间。
据文献记载,赤坑镇自清朝开始种植砂仁,1968年起赤坑镇开始引进阳春砂仁品种进行试种,至80年代中期,赤坑镇90%以上的农户都种植砂仁。90年代开始由于砂仁价格下降和劳动力大量外出等原因,赤坑镇的砂仁地出现大规模弃管。2012年起,在以祥景种养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砂仁种养合作社的带动下,赤坑镇的砂仁种植开始逐步恢复。目前,全镇有专人管理的砂仁种植面积约7000亩,其中新种植面积约2220亩,2021年砂仁总产量约700吨(鲜果),可烘成干果175吨,按每斤干果约300元的价格估算,总产值约1.05亿元,全镇共有砂仁合作社6家,社员220人,合作社高标准种植砂仁约2200多亩。另外全镇还有失管的老旧砂仁地2万多亩。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赤坑砂仁产业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0年,赤坑镇获得省农业农村厅授予的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砂仁专业镇认证,赤坑镇雅韶村、合成村获评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砂仁专业村,“赤坑砂仁”于2021年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还是希望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可以多多支持,宣传推广一下我们本土的特色砂仁。”面对销路问题,黄志东的脸上多了几分忧愁。尽管在镇府和工作队的帮助下,砂仁的本土销售已然得到缓解,但在更广阔的市场上仍然有待开辟,黄志东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拓展渠道、拓宽销路,让砂仁籽香飘十里,让砂仁花开遍岭南大地。
与此同时,加大相关研发投入,延长砂仁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先进理念同样摆在了合作社生产经营的重要位置。在合作社的砂仁产量稳定后,黄志东计划生产砂仁养生汤料、砂仁蜂蜜、砂仁酒等相关周边产品,黄志东把在外地工作积累的先进经验带回家乡,致力于推动砂仁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强主链、拓支链、补弱链,全面加强赤坑镇砂仁产业链建设,切实提高合作社抗风险能力。
广宁县赤坑镇党委副书记欧祖伟向记者介绍,赤坑镇坚持把砂仁作为主打产业和重点项目来推动,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抓手,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县十大“一镇一业”示范项目(赤坑砂仁项目)建设,以省级“砂仁专业镇”为基础,加快建设砂仁精深加工基地、农副产品展销中心、砂仁培训中心和砂仁苗圃基地,重点建设200平方米砂仁生产厂房和30立方米冷库,制定砂仁种植标准化规程、砂仁初加工技术,做好品牌打造和宣传推广,建设电商平台,提高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建设万亩砂仁产业基地,全力打造赤坑镇砂仁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大做强砂仁产业,着力打造砂仁特色专业镇。
“接下来,我们计划继续扩大砂仁种植面积,并且考虑加入电商销售,利用砂仁推出更多的特色产品。”黄志东不满于现状,将继续积极带动周边村镇的村民投入到砂仁种植产业中,缓解基层就业压力,充分发挥赤坑镇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与时俱进,探索“互联网+砂仁”的产业模式,为砂仁打开新销路、开拓新路径、实现新发展。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世界艾滋病日:凝聚社会力量 合理共抗艾滋
凝聚力量精准建言 助推肇庆高质量发展—
客服提供的信息失实 肇庆三大电信运营商
政协肇庆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政协肇庆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闭幕
配建车位,盘活路边泊位,鼓励社会资本参
肇庆一月开好局起好步招商引资不停歇 落
许晓雄出席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各界别委
车内勿放贵重财物 外出锁好家门 企业加强
花市重启年味浓 行过花街才过年——2024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