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厂房变身创业园区 老旧平房改成特色美食城 端州老旧建筑“变形记”
原标题:废弃厂房变身创业园区 老旧平房改成特色美食城 端州老旧建筑“变形记”
核心提示:近段时间,位于端州区建设二路由废旧厂房改造而成的智联梦工场成为肇庆“网红”之地,吸引不少年轻人前去“打卡”。而近年来,端州城区已有部分废旧厂房旧平房被改造成创新创业、休闲娱乐场所,这些项目因独具特色而颇受关注。记者连日来走访其中三个项目,探究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废旧厂房旧平房如何焕发新活力。
近段时间,位于端州区建设二路由废旧厂房改造而成的智联梦工场成为肇庆“网红”之地,吸引不少年轻人前去“打卡”。而近年来,端州城区已有部分废旧厂房旧平房被改造成创新创业、休闲娱乐场所,这些项目因独具特色而颇受关注。记者连日来走访其中三个项目,探究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废旧厂房旧平房如何焕发新活力。
智联梦工场位于端州城区建设二路,原是肇庆星通厂区、元件厂区,保留着七八十年代红砖建筑结构的旧厂房。走进园区,建筑物都保留着原来厂房、办公楼的模样,部分区域目前仍在建设中,但奇特的漫画、文艺气息浓厚的店铺,已吸引不少年轻人,也引进京东云等创新企业。记者在园区施工区域看到,老旧厂房的墙壁上写着不少毛主席语录,不能修葺使用的部分被拆除,有两个木结构的屋顶被保留下来。
肇庆市青年电子商务协会会长、智联梦工场总裁谭铭洋介绍,这两个屋顶是使用机器整体移动,等墙体修葺、建设完成后再整体安装回去,花费不少时间和费用。“这两个屋顶虽然年代很久,但还很坚固,我们园区就是要尽量保留原来的建筑,留住一些能让大家回忆过去的东西。”
据了解,智 联 梦工场是 2 017年肇庆金秋端州区的签约项目,今年3月份启动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12 0 0 0多平方米,建 筑 面 积 近17000平方米,设计上利用原有建筑特色,保留较 完整的80年代工业风格,目前一期已完工,二期正在抓紧建设中。谭铭洋介绍,园区建设是要将这一片具有明显工业风格的旧厂区,打造成一个科技、金融、文化加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园区,同时,希望通过青年人、企业家、投资人之间的思维碰撞,形成肇庆本土可持续发展的青年创业园,为更多创新创业科技企业提供发展平台。
原农机厂摆放的设备如今成为758创意园的装饰。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相比热闹的智联梦工场,位于端州三路网商大厦后方的758新工业文化创意园显得十分安静,其前身是荒废多年的肇庆农机厂仓库。走进园区,当年摆放的设备已成为装饰品,园区设计、装修简单,保留了原来的建筑及风格。
据了解,该创意园是肇庆市端州区网商置业有限公司于2016年创建的大型“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是2016年肇庆金秋端州区的招商宣传项目。园区总用地面积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已吸引100多家企业入驻。
网商置业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吴锋介绍,创意园是网商大厦“1+N”布局的第二个投资项目,选中这个废旧厂房,因其近网商大厦,原来的工业风格也保存得较好,能够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一个低租金的办公场所,降低创业成本,目前园区已入驻满员。
据了解,该创意园的目标是以“园区+产业+平台”三位一 体为发展手段,通过集群聚焦、平台聚合等具体措施,搭建文化、科技、服务等互联网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成为肇庆市创意原创地和文化、电子商务人才聚集地,同时结合市级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网商大厦”(肇庆市网商电子商务产业园),一并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成为省一级创新中心和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宋城美食城位于端州区宋城三路西江大桥底下,与二手车专业市场是同一地块。记者在美食城内看到,每一家店都是在原来的平房基础上简单装修,屋顶也都是原有的瓦片,如今已泛着漆黑,甚至部分饮食店的门窗,也是将原有的门窗重新上漆使用。
据了解,该地块产权属于三茂铁路,连片的平房是建于七八十年代的铁路工人宿舍,因位于西江大桥底下,建筑时都已进行了加固。如今,因聚集了许多特色美食,加上具有年代感的平房,每晚都吸引不少食客前去消费娱乐。
来自高要的姚女士今年4月份在美食城租下一排共十间民房。“签合同的时候物业公司就明确,装修不能改变民房原来的结构样貌。我也是相中这点才在这里创业的,特意找了专业的木工,做了原来款式的杉木板房门、窗等,尽量维护原来的风格,希望食客能感受到以前的生活,回忆过去。”
端州区飞鸿物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先生介绍,2016年以前,这个地块因荒废已久,杂草丛生,是肇庆市的创文黑点。物业公司接手后,将这地块全面改造。因场地开阔,端州区结合创文工作,将以前分散在风华路周边的二手车店整合到这里,形成了现在近3万平方米的二手车市场。另一部分因需要保留平房,就因地制宜改造成美食城,引进特色餐饮,较低的租金也适合创业,租户里有许多如姚女士一样初次创业。
如今,这个曾经的创文黑点变得干净整洁、开阔热闹,每天人来人往,到了夜晚更是吸引众多食客,成为城西片区一个新的消费热区。
废旧厂房旧民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它们中的大部分都会因被拆除而消失,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正如谭铭洋所言,拆除老旧建筑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活化它们,留住城市记忆,让它们成为新的风景线,甚至是拉动片区发展的新着力点。这三个改造项目的实施,也让人欣喜地看到,通过招商引资、集思广益,废旧厂房旧民居不仅能重获新生,而且能利用自身的老旧特色,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