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 争取实现单体投资额超200亿元项目零的突破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引资永远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我市围绕产业强市核心任务,持续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为我市加快建设广东面向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引资永远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我市围绕产业强市核心任务,持续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为我市加快建设广东面向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三个年”工作会议对此作出了全面部署,确保新引进产业项目合同投资总额达1460亿元以上,新引进投资额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争取实现单体投资额超200亿元项目零的突破。
选项目,我市有自己的考量:不仅要看眼前的规模效益,更要看是否符合肇庆产业发展方向、看其未来的竞争优势。“三个年”工作会议明确,今年我市将围绕工业发展“366”工程开展产业链招商,突出创新驱动“1133”工程开展精准招商,突出大项目和高成长性项目招商。
我市将坚持工业优先,围绕工业发展“366”工程,突出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主导产业的重大项目以及“建链”“补链”“强链”型项目开展招商。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1133”工程,加大引智引才力度,大力引进珠三角核心区、北京和长三角等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和高端人才落户肇庆,打造“北京、广深孵化肇庆加速、肇庆落地”创新产业链。
各招商小组、各地要重点了解、把握世界500强、大型国企、知名民企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投资领域、发展方向、投资意向等,力争引进一批投资大、效益高和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落户。注重引进高科技、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中小企业,力促企业“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各地围绕各自主导产业,认真做好产业分析、掌握产业布局、摸清行业前30强企业的投资意向,建立招商目标企业库,瞄准目标企业,选好项目,提升招商引资精准度。
同时,强化面向北京、深圳等地区以及港澳台、日韩、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和东盟等新兴经济体的定向招商,推动重点区域招商常态化。强化市政府驻外机构招商职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与省、市各驻外机构建立互动机制,全面了解国际、国内投资动态和项目合作信息。积极构建“政府+商协会”“政府+科研机构”等联合招商模式,组织举办或参加“肇庆金秋”、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经贸洽谈会,谋划在丹麦、荷兰、以色列等国家和北京、深圳等地开展专题产业招商活动,及时捕捉商机,推介、洽谈项目。通过小分队招商、“乡贤反哺”招商、中介招商、以商引商和网络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保证项目的质量,我市强化引进项目论证评估,要求各地、各招商引资工作组要按照《肇庆市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底线指导意见》和《肇庆市招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招商引资项目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精神,对引进项目的效益、投资强度和环保底线进行充分论证评估,提高项目落地成功率。
每个项目签约背后都伴随着艰辛的招商引资过程。为做好每个细节,我市继续优化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提升招商引资团队能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市县联动招商责任机制和招商委员会工作机制,完善市直部门与各地招商引资责任共担、绩效共享机制,强化各地主动承接市招商委员会各招商引资工作组引进项目的责任考核。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建立定期信息反馈和情况交流机制,及时互通有关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根据市领导分工调整,优化市招商委员会各招商引资工作组组成架构。
同时,选拔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招商队伍,提高各地、各招商引资工作组的招商实战能力。地方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成立招商小分队开展外出招商。通过聘请专家学者、大型企业负责人和行业协会负责人等作为我市招商顾问,与有影响力的重点商(协)会和知名咨询公司建立招商合作关系等方式,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立体化的招商网络。强化招商人员培训,提升招商人员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懂政策、会招商、善谈判的招商队伍。
营商环境是影响招商引资工作、项目落地的关键因素。我市加快招商载体平台建设,以开展“园区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加快园区的开发建设和提质增效。强化用地支撑,按项目进度供地,多措并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降低用地成本;严禁在相关招商协议中配套安排商品住宅用地。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降低准入门槛;继续推动行政审批标准化,全市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达到“一事项一标准”;提升一门一网式服务整体服务水平,推行审批服务前移,审批事项下移后置,审批部门要提前介入、窗口前移、服务前伸。提高开办企业便利化程度,进一步完善我市“多证合一”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市场准入便利化链条,压缩开办企业办证时间。强吸收外资竞争力,全面落实省“外资10条”,加紧出台《肇庆市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各地也要出台本地区的实施细则;积极打造肇港先进制造产业园等吸收外资新平台;全面实施外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全面落实国家、省和市降成本扶实体政策,营造更宽松、更有效的惠企环境。
项目是否落地、产生效益,是招商引资的蕞终目的。我市通过加强跟踪服务、督促检查等手段,加快项目落地。
我市深入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建立市领导挂点招商引资签约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各项目引进单位和项目落户地要安排专人做好项目从签约落户到动工投产“一条龙”跟踪服务,严格执行招商引资项目“一月一统计、一季一通报”的跟踪督查制度。
我市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考核机制,按照“月统计、季小结、年考评”的方式,对市招商委员会各招商引资工作组和各地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我市还通过加强领导、奖惩、保障等方式,强化工作保障。其中,各招商小组及各地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且排名前两名的,予以通报表扬并作经验介绍发言;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且排名后两名的,须作情况说明;对引进单体投资额超200亿元项目的市招商委员会招商引资工作组或县(市、区)将给予重奖。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