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肇庆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admin9个月前 (09-27)肇庆产业信息8

  所在地区: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

  珠海高新区是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3年3月由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授牌并进行动态管理的国家级高新区,由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和科技创新海岸组成。2006年7月,市委、市政府对珠海高新区和唐家湾镇作出“区镇合一”的体制调整,在唐家湾地区设立主园区。2015年9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复同意珠海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珠海高新区正式形成“一区多园”格局,即珠海高新区“一区”下辖唐家湾主园区,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富山科技工业园、航空产业园以及横琴高新技术和科研研发园区等多园,总面积合计369.34平方公里。区管委会设5个内设机构,4个直属机构,区属事业单位22个,省市驻区单位11个,高校4所。区内环境优美,科技教育、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明显。

  高新区主园区唐家湾镇位于珠海市北部,由唐家、金鼎、淇澳组成,占地面积139平方公里。西部、北部与中山市接壤,南部、西南部与珠海前山东坑和珠海香洲神前相邻。京珠高速、粤西沿海高速、广珠城际轻轨等主要交通设施贯穿其中,是出入珠海的主要门户,南距澳门18公里,北上广州110公里,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下辖唐家等17个社区,户籍人口6.59万人,常住人口约12.4万人。唐家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名人辈出,工运领袖苏兆征、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首任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唐国安、洋务运动先驱唐廷枢、著名版画家古元、中国头部位留英医学博士黄宽等名人均出自唐家湾;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有唐家古镇、会同古村等古建筑群、唐绍仪私家园林共乐园、中西合璧的栖霞仙馆、承载着中国人民抗英胜利历史的淇澳白石街及众多珍贵的名人故居,被誉为“中国近代名人故里”“岭南百年文化古镇”。

  高新区作为珠海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平台,主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大力引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经济、新材料、绿色低碳产业。智能配电网装备产业集群升级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唐家湾镇入选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创建小镇。区内共有南方软件园等10个孵化器,其中国家级孵化器4个,孵化载体面积达101万平方米。清华科技园、南方软件园蝉联优秀国家级孵化器,智慧产业园获评省大数据产业园、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岭南大数据研究院、广东省“双博基地”等一批创新平台落地。拥有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珠海南方软件网络评测中心、珠海诺贝尔国际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等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工程中心67家。拥有政府天使投资、创投基金、融资担保基金,高新天使创业投资机构、高新创业投资机构、国有融资担保公司和“成长之翼”助贷、全市首个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及信用评估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拥有全国首家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法庭和知识产权检察室。拥有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等4所国内著名大学,在校大学生近7万人。

  2018年,珠海高新区“一区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2650亿元,增长10%,高新技术企业890家,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排第26位。唐家湾主园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稳定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亿元,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8亿元,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165.8亿元,增长3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8亿元,增长7.0%;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增长0.1%;外贸进出口470亿元,增长2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8亿元,增长65.5%。创新指标位居全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达380家,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39家,市独角兽培育库我区企业占一半以上,入围市高企创新综合实力100强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均占全市三分之一,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数占全市80%。预计发明专利授权量540件,发明专利拥有量2000件,同比增长均超过40%。

  高新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2018年民生投入达34.1亿元,同比增长49.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7.2%。唐家湾镇被评为“广东省模范乡镇党委”、“广东省文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生态示范镇”。社会治安稳定,社会和谐,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全市前列。

  珠海高新区作为珠海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平台,主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大力引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经济、新材料、绿色低碳产业。智能配电网装备产业集群升级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唐家湾镇入选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创建小镇。

  珠海高新区是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3年3月由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授牌并进行动态管理的国家级高新区,由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和科技创新海岸组成。2006年7月,市委、市政府对珠海高新区和唐家湾镇作出“区镇合一”的体制调整,在唐家湾地区设立主园区。2015年9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复同意珠海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珠海高新区正式形成“一区多园”格局,即珠海高新区“一区”下辖唐家湾主园区,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富山科技工业园、航空产业园以及横琴高新技术和科研研发园区等多园,总面积合计369.34平方公里。区管委会设5个内设机构,4个直属机构,区属事业单位22个,省市驻区单位11个,高校4所。区内环境优美,科技教育、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明显。

  高新区主园区唐家湾镇位于珠海市北部,由唐家、金鼎、淇澳组成,占地面积139平方公里。西部、北部与中山市接壤,南部、西南部与珠海前山东坑和珠海香洲神前相邻。京珠高速、粤西沿海高速、广珠城际轻轨等主要交通设施贯穿其中,是出入珠海的主要门户,南距澳门18公里,北上广州110公里,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下辖唐家等17个社区,户籍人口6.59万人,常住人口约12.4万人。唐家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名人辈出,工运领袖苏兆征、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首任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唐国安、洋务运动先驱唐廷枢、著名版画家古元、中国头部位留英医学博士黄宽等名人均出自唐家湾;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有唐家古镇、会同古村等古建筑群、唐绍仪私家园林共乐园、中西合璧的栖霞仙馆、承载着中国人民抗英胜利历史的淇澳白石街及众多珍贵的名人故居,被誉为“中国近代名人故里”“岭南百年文化古镇”。

  高新区作为珠海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平台,主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大力引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经济、新材料、绿色低碳产业。智能配电网装备产业集群升级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唐家湾镇入选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创建小镇。区内共有南方软件园等10个孵化器,其中国家级孵化器4个,孵化载体面积达101万平方米。清华科技园、南方软件园蝉联优秀国家级孵化器,智慧产业园获评省大数据产业园、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岭南大数据研究院、广东省“双博基地”等一批创新平台落地。拥有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珠海南方软件网络评测中心、珠海诺贝尔国际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等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工程中心67家。拥有政府天使投资、创投基金、融资担保基金,高新天使创业投资机构、高新创业投资机构、国有融资担保公司和“成长之翼”助贷、全市首个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及信用评估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拥有全国首家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法庭和知识产权检察室。拥有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等4所国内著名大学,在校大学生近7万人。

  2018年,珠海高新区“一区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2650亿元,增长10%,高新技术企业890家,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排第26位。唐家湾主园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稳定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亿元,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8亿元,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165.8亿元,增长3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8亿元,增长7.0%;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增长0.1%;外贸进出口470亿元,增长2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8亿元,增长65.5%。创新指标位居全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达380家,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39家,市独角兽培育库我区企业占一半以上,入围市高企创新综合实力100强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均占全市三分之一,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数占全市80%。预计发明专利授权量540件,发明专利拥有量2000件,同比增长均超过40%。

  高新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2018年民生投入达34.1亿元,同比增长49.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7.2%。唐家湾镇被评为“广东省模范乡镇党委”、“广东省文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生态示范镇”。社会治安稳定,社会和谐,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全市前列。

  珠海高新区作为珠海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平台,主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大力引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经济、新材料、绿色低碳产业。智能配电网装备产业集群升级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唐家湾镇入选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创建小镇。

  珠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栏港经济区)

  珠海国企自持-华发 智能制造产业园(圣博立科创园)

  珠海格创芯谷产业园

  澳门产业多元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务基地

  珠海华发 大健康产业园

  华发 中以国际产业园-加速器

  奋力做大做强!高新区凝“芯”聚力,打造未来“芯”高地!

  擦亮科创环境“金招牌”!珠海高新区打造“硬核”平台助推产业大发展

  珠海高新区智能制造加速基地荣获“珠海市物业管理示范产业园区”称号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

  珠海高新区上半年政府投资项目进展顺利

  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全力进击

  珠海高新区重大项目夯实经济发展“压舱石”

  大湾区探索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转化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专精特新产业园启动

  珠海高新区赋能产业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

  青岛自贸片区2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南沙自贸片区发布年度十大创新成果

  广清产业园39个项目集中动工投产

  成都日积月累的坚持 才有厚积薄发的成功

  上海的故事 就是平凡时代你我的故事

  天津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激扬发展活力

  清远高新区多措并举提升行政审批工作质效

  杨凌综合保税区(一期)顺利通过预验收

  郑洛新自创区实现经济增长“开门红”

  天津西青中北镇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版权所有:© 2022 广东中政联行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宣传推广、信息交流等综合服务的招商引资门户网站。利用互联网手段,消除政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客户提供高效对接的平台及纵深全线的产品和服务。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7个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西园全面建设

7个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西园全面建设

  2月19日,肇庆高新区举行2024年头部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动工仪式。   其中,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西园全部项目正式动工,标志着肇庆高新区打造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迈出坚实步伐,开启“万亩千亿”新能源汽车产业平台建设新进程,将为肇庆市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提供强劲产业支撑。   ...

“点对点”服务肇庆新区推动产业项目加快集群发展

“点对点”服务肇庆新区推动产业项目加快集群发展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新区靠前服务,   “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   有项目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准备动工,   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新材料”)是其中一家,计划打造一座全智能化高性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生产基地,服务华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新能源车企,首期工程包括五轴加工中心、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等,项目建...

今年1-2月肇庆规上工业增速达98%

今年1-2月肇庆规上工业增速达98%

  央广网肇庆3月31日消息(记者张胜强)31日,记者从肇庆有关部门获悉,今年1至2月,肇庆规上工业增速达9.8%,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42%,工业运行稳中有进。   今年以来,肇庆围绕“产业强市、项目为王、园区为母、企业头部”,扎实推进“双统筹”各项工作,帮助企业 “稳生产”,进而稳住产业链、供应链。   目前,肇庆在全市范...

冲!在高质量发展的跑道上肇庆正全速奋进!

冲!在高质量发展的跑道上肇庆正全速奋进!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肇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肇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开局之际就拿出了全速奔跑的劲头,努力以奋斗之姿夺取新胜利。   2023年新年“头部会”——肇庆市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金利)现场会召开,并为肇庆金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   金利是...

前瞻产业研究院专家赴肇庆产业园区项目考察调研

前瞻产业研究院专家赴肇庆产业园区项目考察调研

  2019年3月4日,前瞻产业研究院受年肇庆某园区考察调研,帮助产业园定位研究与规划。专家组一行,实地走访了项目实地,对项目周边环境、交通配套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做了详细材料记录。双方对项目未来的发展预期、项目方向、长远规划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4月27日,氢20峰会氢能产业(深圳)领袖峰会暨深圳国际氢能产业链展览会主办单...

加码供应链智慧化与精益化建设SHEIN智慧产业园启动

加码供应链智慧化与精益化建设SHEIN智慧产业园启动

  日报》记者从快时尚电商企业SHEIN(希音)处获悉,其位于肇庆新区的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项目已启动。   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计划在肇庆新区建设集智能分拣中心、订单分拨中心及智能制造工厂等于一体的智慧化园区,投资规模35亿元,已于2022年底拍下两期用地,并同步开展前期工作。据了解,2023年头部季度肇庆市签约、开工、投产的重大项目共211个,其中投资规模蕞大...

南方日报要闻丨肇庆打造超千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南方日报要闻丨肇庆打造超千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今年9月,小鹏汽车公布蕞新交付数据,累计交付超9万台,相比去年同期接近翻番。亮眼数据的背后,有来自肇庆的积极参与及推动。   在小鹏汽车肇庆生产基地内,一块块钢板在数控大型自动冲压生产线上成型;星火跳跃的焊装车间,近400台工业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进行涂胶、焊接、铝板铆接;总装车间里,高品质部件在此集结,高效而精准地完成“拼装”。   距此不远处的宁...

只争朝夕、时不我待!肇庆部署冲刺四季度经济工作

只争朝夕、时不我待!肇庆部署冲刺四季度经济工作

  “接下来的三个月是我们发展产业、推进项目的黄金期、窗口期,是推动经济回稳蕞吃劲的关键节点”   “全市上下要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劲头,大干三个月、冲刺四季度”   “突出制造业优先,推动关键企业达产满产,帮助产值下滑企业企稳回升,引导企业上规纳统”……   10月8日,肇庆市召开全市稳经济大盘第四季度工作推进会,分析总结今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