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打造内联外通“水陆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
近日,肇庆市印发《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肇庆市围绕构建交通发展走在环湾前列、水陆空一体化的区域性枢纽城市,打造全面融入广佛、快速对接深港澳、高效辐射大西南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以高质量出行圈、高效率物流圈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支撑肇庆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
《规划》对全力打造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设施网络、奋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提升运输服务品质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规划部署。
《规划》提出,要全力打造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设施网络,建设多层次、优衔接的轨道交通主骨架网,打造互联互通高速公路网,构建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干线网,打造助力乡村振兴的“四好农村路”,构建彰显肇庆特色的旅游交通。其中,《规划》把如何“建设多层次、优衔接的轨道交通主骨架网”摆在了首要位置。当中包括,加快推进珠肇高铁开工建设,实现肇庆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珠中江以及深港澳直连直通,稳步推进广湛高铁建设,推进深南铁路珠三角枢纽机场至省界段早日开工建设,全面对接“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同时,积极谋划“城际轨道+地铁”,开工建设肇顺南城际,加大力度推进广佛肇城际轨道实现公交化运营改造,并进一步研究接入广佛地铁网,适时推动肇庆至清远至佛冈至从化城际、广佛肇城市轨道[机场至端州、三水至肇庆新区(四会、大旺)]、端州至肇庆新区城市轨道等项目开展前期研究,共建“轨道上的大湾区”。值得关注的是,《规划》还对构建彰显肇庆特色的旅游交通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加快开展全域旅游公路规划,依托高铁、城际轨道、高速公路、省道、县乡道、景区直达道路、旅游公路等等干线通道将各县(市、区)旅游景点串珠成链,构建贯穿全市的“快进”旅游大环线,支撑肇庆构建中心城区旅游核心和“肇庆千里游”环线画廊相结合的大旅游发展格局。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与大西南接壤的城市,肇庆将奋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提出,要积极推动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建设,加快推动怀集支线机场研究工作,提前谋划高要、德庆、四会等3个通用机场布点,逐步推进肇庆形成“1+1+3”的机场总体布局,形成多层次的航空服务体系,加速共建“世界级机场群”。加快构建珠肇高铁、广州至湛江高铁、深圳至南宁高铁、肇顺南城际等轨道交通,佛肇高速、肇明高速、江肇第二高速、广明高速等高速公路,机场快速路、城市干线无缝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打造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综合客运枢纽。同时,充分发挥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效应,紧抓大湾区产业转移和大西南地区矿建材料出运大幅增长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主动加强肇庆港与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等沿线内河港以及广州、深圳等河口枢纽港的合作,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推动肇庆成为连接大湾区、面向大西南的内河航运枢纽中心。
在全面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方面,《规划》提出,要推动粤桂区域间、珠三角城际间客运系统建设,优化完善多种运输方式的开行方案,促进“零换乘”的实现,提高交通运输的完整性、方便性和便捷性。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肇庆东站、肇庆火车站等综合客运枢纽为重点抓手,加强航空、高铁、城际轨道、地面公共交通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线路组织衔接,增加肇庆至香港、深圳、珠海的高铁班次,加密和优化广佛肇城轨班次,合理降低现行城轨票价,构建一体化、多层次、高效率客运服务体系。同时,加快推进铁路货运枢纽站场、铁路专线等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柳广铁路、肇庆港新港港区新基湾码头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实现铁路干线运输与肇庆港、大型企业、工业园区、物流园等的高效联通和无缝衔接。以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大力发展公铁水多式联运、江海联运,加快对沿线大中型码头进港铁路和疏港公路的统筹规划建设,设置集装箱铁水联运枢纽和区域多式联运中心,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多式联运枢纽,为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建设提供经济、便捷、安全的运输服务,更好地适应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的趋势,打造高质量货运物流体系。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