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高新区:多举措发力招商落地 练好“内功”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肇庆高新区是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的龙头,为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近年以来,肇庆高新区通过招商队伍建设、精准招商、基地建设、企业帮扶、营商环境、融资对接、产业链、营商环境等七个方面练好“内功”,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2020年,肇庆高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引进合同项目158宗,投资总额198.44亿元,全市头部;制造业投资总额198.3亿元,全市头部;新开工项目实际投资额全市头部。
成绩离不开扎实的工作。2020年2月底开始,高新区从各单位中选派出30名高素质干部驻深一线招商,围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家居用品等重点发展产业进行摸底排查,制定上下游产业链图谱,列出所涉龙头企业“目标资源库”,作为拜访对接的重点。同时,针对企业普遍关注政策支持的情况,积极收集深圳、东莞、惠州等地的投资政策,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着手梳理高新区相关招商政策,认真找准自身定位、大力完善政策体系,抢抓机遇,积极承接大湾区中心城市产业外溢和创新外溢。根据统计,2020年,高新区引进项目中,来自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大湾区重要城市的项目约130个,占全年总量超80%。
在“走出去”的基础上,高新区开展“千企精准登门招商”,通过借力本地产业资源,对接全区200多家规上企业的上下游,并按照企业定位、规模等实际情况,与入园条件、产业融合度等进行匹配,在近1000家企业名单中形成400多家纳入“目标资源库”。
高新区招商委把项目资源统筹分配到区内42个责任单位,要求逐一登门拜访,并建立每月通报制度,大力引导有投资意向的企业落户。在400多家“目标企业”中,共收集到有意向落户企业40多家,引进区内企业关联项目或新投项目超20家,包括珠江富士电梯、蓝光电机、千喜食品、博鑫建材等。
增资扩产是蕞有效的招商。为加强引导,肇庆高新区深入调研全区现有重点存量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积极协调解决现有企业在增资扩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通过每周到项目现场办公、每月召开项目例会、每季度组织企业开展评价反馈、法律部门履约跟进等措施,为企业全方位提供保姆式服务。
根据统计,2020年,高新区为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共3.11亿元,惠及超100家企业;新增技改投资备案项目114个,预计新增总投资约33.1亿元,项目完工且达标达产后,预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约71.5亿元。
高新区还牢固树立“推动企业上市就是优质的招商引资”的理念,目前已有千江高新、三浦车库、中导光电等6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储备了后备上市企业近20家,近期加快推动匹思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金三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高新区目前已出台《肇庆高新区关于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奖励办法》,抓好政策兑现,为企业进军资本市场赢得更大主动。
为促进产业招商落地,高新区把涉及产业招商落地过程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细分,形成产业招商组、落地建设组、竣工提效组、项目保障组四大部分,统筹推进,形成全区“一盘棋”。
用地是落地项目蕞关注的地方。高新区针对自身情况积极“挖潜”,通过盘活低效用地,全面摸排梳理区内空置土地厂房,推动其出租或转让,积极引进“短平快”项目落地。全年超30个签约项目通过这种“短平快”方式落户,包括斯力高智能科技、麦德克斯制冷设备、吉视金属等优质项目。
为进一步推进“工业上楼”和集约节约用地,去年,肇庆高新区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基地管理,通过灵活方式,积极推动园区现有企业建设产业集聚基地,灵活承载优质中小项目。目前已有金抡冰雪产业等多家企业认定为产业集聚基地,并有一批意向企业等待申报。
营商环境是企业另一个关注的焦点。2020年,高新区营商环境以高分拿下全市头部。
这来自多年的改革。近年来,高新区持续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压缩审批时限,设立“企业开办半天办成专窗”,申领发票“1小时完成”等模式。去年,高新区创新开发了政商服务平台产业直通快车制度,建立共享项目资源库,搭建起产业项目入园、注册、落地、在建、投产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产业直通车系统,加速产业招商项目落地,并实现审批流程“可视化”。企业不仅可实时掌握审批环节情况,还可在平台与各部门24小时沟通。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