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整合闲置土地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肇庆:整合闲置土地 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肇庆市广播电视台官方微信(欢迎订阅)
主流▎权威▎责任给你不一样的新闻资讯
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我市各地积极探索整合撂荒地和闲置土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产农业,想方设法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蕉芋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用其磨成粉有多种保健功效,用途广泛。高要区活道镇利用闲置土地,发展蕉芋规模化种植,并计划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在活道姚村的蕉芋种植基地,记者看到这里的蕉芋长势喜人,据基地的负责人介绍,该基地占地50亩,之前是一块闲置已久的荒地,为了有效利用,今年2月,基地在种植水稻之余,发展蕉芋种植。
“蕉芋的使用在民间有很悠久历史,但一直没有一间企业去大力发展蕉芋产业。”
下一步,基地将通过先垫付启动资金等形式,提高村民的积极性,带动更多村民种植蕉芋,让更多的闲置土地得到有效合理利用。同时通过品牌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打响活道蕉芋品牌,使这一传统农作物焕发新活力。
“2023年准备种植800至1000亩蕉芋,促使农户对丢荒弃耕重新管理好,建设一间规模化的现代厂房,把(蕉芋粉)发展成罐装(产品)、条装(产品),形成产业链,带动周边农户发展。”
得益于丰富的竹林资源,广宁县正在积极探索竹资源利用新领域。在古水镇牛歧村,有一个仿野生培育灵芝示范基地,通过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了竹林低产向高产的转变。基地管理员告诉记者,现在头部批灵芝已经进入采摘期尾声,接下来是第二批灵芝的生长期。
仿野生灵芝培育示范基地管理员 郑国彬
“(灵芝)底部像这样黑色的,就是成熟了,可以采摘。”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这片灵芝示范基地种植面积约180亩,每亩约有90到100个菌包,这些菌包平均能长出1到2朵灵芝。今年头部批(湿)灵芝产量达到3000斤以上,预计到了种植的第三年(湿)灵芝产量可达到5000斤以上。因为基地的灵芝是采取仿野生的种植方式,减少人为干预,所以生长在原生态竹林上的灵芝品质非常好,一推出市面就供不应求。基地负责人表示,对林下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仿野生灵芝培育示范基地负责人 郑志威
“前两年,我们在大棚里试种灵芝,今年才正式转种到(山上)实施林下种植。我们都是古水人,管理(种植灵芝)比较方便,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适合种植灵芝。接下来,每一年我们都会加大种植。”
据了解,古水镇森林覆盖率达到85.4%,仿野生灵芝培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了广宁竹林优势和林下土地资源,实现农、林产业相互融合,进一步丰富林下经济种植品种。
你的报料可能会被《民生007》、《肇庆新闻》、肇庆市手机台、肇庆广电微信号等平台采用。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原创文章和视频版权均属肇庆市广播电视台所有,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谢谢!
想与朋友一起分享这篇文章,可选择分享到朋友圈。
不吐不快,可点击下面“留言”发表你的看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