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肇庆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解读│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区三大重点产业布局

admin9个月前 (09-27)肇庆产业信息16

  粤港澳大湾区以“世界工厂”闻名,产业规模庞大,但产业效能不尽相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的落地,可以预见,未来大湾区内各大城市将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更多的低端制造业从一线城市搬离,新的产业园区及产业集群将加速形成。本文重点解读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区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新一代技术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需要多种硬件供应,在这一软件和硬件结合的领域,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一是拥有世界一流的制造业、服务业、物流和终端产品;二是具有完善的产业发展模式,即香港的大学+珠三角高水平的制造业基础+内地巨大的市场需求。从创意到样品或者产品的速度,粤港澳大湾区可能比美国硅谷快许多。

  从城市产业战略看,人工智能均是广州、深圳两市推动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大湾区内各城市也将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大湾区已出台政策支持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如《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2030年)》将广州、深圳、珠海确立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区,以东莞、佛山、惠州三区域为连带,重点发展腾讯和科大讯飞等5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并提出到2025年,产业核心规模达3000亿元,产业规模达18000亿元的目标。

  广州、深圳两市在2018年出台的政策中,也规划了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方向;东莞也力促将人工智能产业和其具有优势的制造业结合起来,强调产业化应用,其发布的《东莞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东莞将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推进智能装备产业的核心技术攻关;香港在财政预算案中拨款100亿元用于医疗科技及人工智能研究;澳门则是在文件中强调了人工智能在建设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场景。

  2018年6月发布的《广州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分时段、分技术方向与产业领域对广州南沙区的人工智能产业做出了指导。文件提出,在芯片及传感器等重点技术方向进行攻克,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智能医疗、智能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到2020年,区内人工智能案例实现推广复制,形成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化。

  广州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的特点在于密集引入优质资源。2017年,广州推出的“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计划,开始对产业新动能展开全面的探寻。如广州市政府、广汽集团分别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从多个方面打造“智慧城市”;广药集团与科大讯飞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建立我国“医药+智能”发展新模式,合力打造“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广州白云区政府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云计算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协同在白云区打造千亿元级新一代信息产业集群等。

  深圳在人工智能上优势有二——腾讯及诸多创新企业和行业。人工智能一般分成三个层次: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腾讯作为其中综合型的大公司,在三个层次上均有发展,这也带动了深圳在人工智能上的发展;在应用层,深圳也有一些公司和项目发展火热,比如无人机领域的大疆、无人驾驶巴士以及国内首家AI机器人咖啡厅等。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链条,粤港澳大湾区如果能够结合自身优势,必能在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占得一席之地。不过,与许多快速发展的区域一样,粤港澳大湾区也面临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十分紧缺的局面,将有碍于粤港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合作。

  一是人才。在科研方面有香港两所医学院,两所高校在整个临床医学研究的世界排名中很超前。另外,中山大学在临床医学的学术水平在国际水平上也是相当靠前的,这些都为大湾区的生物科技发展提供了一个很有力的科研支持。

  二是深圳既有高新技术的基础,还有开放的经济环境,其医疗器械、生物医疗、精准医疗等医药相关的产业发展迅速。

  四是资本市场也为生物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当有利的条件,支持这些企业上市,继续发展。

  深圳市作为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17年生物和生命健康产业规模突破了2000亿元,新一代测序能力位居世界头部,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基因库。

  广州在科研学术力量的带动下,每年生物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达500亿元以上。

  香港研发能力强,很多尖端科研技术亟待成果转换,澳门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等。尤其是香港,在院校研发实力、生物科技产业基础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的基础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优势。

  广东省是生物科技的大省,在《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广东提出“要强化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技术基础,力争到2020年,全省生物产业产值规模突破6000亿元”的目标。

  2018年,大湾区内多数城市纷纷出台新政策文件,积极规划并推动发展生物科技业。如深圳发布生物医药产业扶持计划,广州设立10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等。

  2018年4月中旬,港交所改革落地,允许生物科技企业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上市,为生物科技企业的融资开拓了新的途径,更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以及走向资本市场,将产品商业化。

  东莞政府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格外重视,在《东莞市重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中提出了生物医药的重点发展领域,并提出布局生物保健,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推动国内外大型生物研究机构和企业在东莞发展,同时对2020年、2025年,东莞市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分别作出500亿元、1000亿元的目标预期。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和挑战,亟需培养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纵观全球,湾区经济已经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正备受瞩目和期待。

  在《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装备制造、汽车、石化、电子等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此外,培育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形成以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总部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带。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大湾区新能源整体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大量的资本流入,产业链中相关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市场竞争也逐渐由缓和走向激烈。

  现阶段,仅深圳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生产企业有百余家,其中整车生产及研发企业有近十家,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涵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整车、配套设施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涌现出比亚迪、五洲龙、沃特玛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另外,深圳市在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的产业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部分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同时,深圳发布一系列政策,以补贴、推广方案、管理机制和路权等形式,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扶持、推广与应用。

  作为全国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广州市,也是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拥有广汽传祺、东风日产辰风、广汽比亚迪和北汽共4个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2017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约8000辆,同比增长约64%。2018年4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汽车产业2025战略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广州市新能源汽车产能达30万辆,进入国内前五位。到2025年,广州市新能源汽车产能达100万辆,进入国内前三位。

  惠州近年来也不遗余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关键零部件制造,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基本涵盖整车装配和动力电池、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制造领域,已初步形成从电池材料、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制造到组合动力电池产品生产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正积极推动和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打造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推广较完善的产业链。根据规划,惠州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到2020年可突破180亿元,基本形成集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开发、生产、销售、检测、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体系,成为全省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肇庆市高新区与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型机构进行多渠道、全方位对接,全力引进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项目,2018年以来,肇庆高新区已有44个项目通过进园评审会,计划投资总额241亿元。据统计,肇庆高新区累计与国内高校合作共建了6家新型研发机构,引进了4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1家特种汽车改装企业和数十家汽配企业,初步形成了覆盖整车生产和电池、电机、电线、轮胎、底盘、中控锁、传感器、照明系统、制冷设备等零部件、达标达产后年产值超10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在粤西北,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也拉动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依托广东省对口帮扶云浮的产业共建合作平台,打破依靠传统产业转移的帮扶模式,云浮培育发展以氢能源产业为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建成了氢燃料电池客车整车生产基地、商用燃料电池生产基地。

  整体来看,随着传统燃油车的扩张受阻,加上双积分政策压力,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传统车企加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整车行业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这也是行业的必由之路。同时,在《规划纲要》整体指导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将形成新的竞争与协调发展态势,多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雏形初现。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肇庆强劲的发展脉动!”

“肇庆强劲的发展脉动!”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落户无疑为肇庆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而作为宁德时代蕞大的涂覆膜加工供应商,璞泰来项目的落户也意味着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依托“关键链主企业”,不断延长、壮大。   当前,肇庆已拥有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重大项目,拥有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基地和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省级产业园等重大载体,着力打造以...

一季度肇庆高新区产业落地和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一季度肇庆高新区产业落地和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再睿 通讯员 方斌 沈文利   肇庆市高新区一季度经济工作成绩单出炉。据了解,园区地区生产总值47亿元,同比增长32.1%,增速居全市头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05亿元,同比增长46.3%。此外一季度,该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2.0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三产融合!肇庆农业从单一种养向全链条延伸

三产融合!肇庆农业从单一种养向全链条延伸

  “过去,我们习惯抓贡柑种植环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建设好德庆贡柑‘12221’市场体系,全力打造贡柑产业链。”9月12日,在柑橘协会年会上,德庆县县长凌云介绍,德庆重点打造的中国(德庆)柑橘国际采购中心和建设柑橘大数据平台,将集柑橘溯源、物流、洽谈签约、柑橘历史展示及电商直播等功能于一体。   从过去单一的种养,向种养、深加工、销售全链条延伸,已经成为肇庆农业...

产业肇庆高新区:“三位一体”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产业肇庆高新区:“三位一体”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肇庆是我国首个城市级的自动驾驶示范区,相继引进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理士电源等全球知名的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整车开发、关键零部件生产配套、推广应用等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9月22日,在广东肇庆高新区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一辆辆新能源汽车在这里被制造出来,运往全国各地。目前,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5家,在今年前7个月中,实现总产值13...

做大做强!肇庆“4+4”产业集群正加速集聚……

做大做强!肇庆“4+4”产业集群正加速集聚……

  市委十二届十六次全会、上半年经济形势研判会暨产业招商落地工作推进会对接下来的工作划了重点:要深刻认识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励精图治、迎难而上,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机遇和三季度黄金期,集中精力抓招商、抓项目、稳投资,努力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推动全市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为此,要将坚持产业头部、制造业优先,围绕“4...

做强主导特色产业助力肇庆制造再升级

做强主导特色产业助力肇庆制造再升级

  今年9月,鸿图科技12000吨超级智能压铸单元率先试制发布,肇庆市高要区压铸产业发展迎来碑。近日,笔者从高要区工信局获悉,鸿图科技荣获2022年内唯一国际铸造行业大展——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优质铸件金奖特别奖”。   压铸产业作为高要区汽配和金属加工两大主导产业的先导性支柱产业,它的升级提质关乎高要参与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关乎肇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

前景无限!肇庆6地8个产业园区被省里委以重任!四会就有一个!

前景无限!肇庆6地8个产业园区被省里委以重任!四会就有一个!

  日前,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提出   据统计,高要区南药种植面积56.91万亩,其中肉桂种植面积53.5万亩,巴戟天2.21万亩、何首乌0.45万亩、广佛手0.5万亩、广藿香0.25万亩。产业园种植的面积占全区种植面积80%以上。   高要...

华南美湾生态馆开馆助力肇庆高新区化妆品产业集聚发展

华南美湾生态馆开馆助力肇庆高新区化妆品产业集聚发展

  1月6日,肇庆高新区化妆品产业再添新彩,坐落在该区宏光生物科技产业园的华南美湾生态馆开馆,未来将搭建化妆品产业合作平台,推动这一产业在肇庆高新区集聚发展。   华南美湾项目占地220亩,总投资约20亿元,共有40栋产业用房、3栋员工宿舍和1栋综合研发大楼。由园区统一供应蒸气,配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中心和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仓储物流配套体系,项目全部建成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