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冲刺全年任务信心和抓手何来?
国庆假期后正式上班头部天,“全市稳经济大盘第四季度工作推进会”在肇庆市委举行。这场会议分析了全市经济工作运行情况和问题,当前肇庆市经济面临重重挑战,但大半年来的奋力奔跑取得了成绩,为力争实现发展任务种下了信心。
会议的前半场开门见山地分析问题,肇庆市领导邀请各地负责同志提出需要协助支持的地方,各地发言都落在了具体的产业项目或者基础设施项目上——手里有项目,则意味着稳增长有抓手。
今年以来,在肇庆市委、市政府的协调指挥下,全市统筹资源,铆足干劲,实现了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陆续完工,马房特大桥建成通车,28所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投入使用,封开江口、南丰防洪工程开工建设,肇明高速、广宁浪江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提速换挡,小鹏汽车继续“领跑”,宁德时代肇庆项目顺利投产,1至8月新增105个制造业项目动工,有力支撑了经济稳增长。
在工业“主战场”上,肇庆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制造业的“脊梁”作用更加明显,成为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头部动力。另一方面,通过招商落地工作,持续有新项目补充进产业梯队中,有投资者在关键时候选择和肇庆携手。
在第四季度,计划还将有大型产业集聚区基础配套设施、国能肇庆电厂二期、广宁浪江抽水蓄能电站等30个项目动工建设。另外,截至9月底,2022年96个专项债项目全部开工,支出率达92.7%,其中有59个项目全部支出完毕。
诚如市领导所言:“发展是稳定的基础”,这些项目“跑起来”就是肇庆稳增长的信心和抓手。
着力解决“肠梗阻”,铺平“高速路”
围绕全年目标,会议部署统筹抓好一、二、三产业,让经济发展多点开花,形成多点支撑。头部产业要始终坚持以工业思维发展农业,引育龙头项目,做精做深预制菜产业;第二产业不仅要做好产业链建设,还要想方设法提升产值、科技创新能力等关键指标,努力向微笑曲线两端走;第三产业则要促消费、稳外贸,谋划好重大平台——“一二三”既关系着短期“稳经济”的目标,又关系着长期“转动能”的任务。
从短期目标看,要勇于承担推动地方发展的千斤重担,着力解决阻碍发展的种种“肠梗阻”,铺平项目建设的“高速路”。
会议分析部分重点项目推进缓慢,卡在了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上,“这说明攻坚克难、统筹协调力度不够”。
为此,要坚持“项目为王”,做好统筹协调,做细做实各项前期工作,在资金端,抢抓政策机遇全力争取并用好专项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在项目端,用好“项目工作法”,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
始终坚持“企业头部”的理念,提升企业的服务精准度。在第四季度,要推动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服务解决问题常态化全覆盖,对35家百强企业进行逐一走访,“一企一策”纾难解困。健全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企业制度,肇庆市领导表示,领导干部到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一线调研时,要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践行“母亲式”服务。
为了推动工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会议透露,肇庆市将加快出台促进工业企业增资扩产、技改提升等政策,修订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一系列措施。
从长期任务看,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会议透露,从9月份起,肇庆市委、市政府已专题研究农业、水利、教育、交通等板块项目,接下来还将对环保、物流、能源、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逐个板块研究,做好项目谋划。
园区是当前产业建设和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会议要求,要围绕提质增效目标,推动工业园区设施集成、投资集中、效益集约,不断提升工业园区综合承载力。作为园区之首的大型产业集聚区要加快建设步伐,坚持边开发、边建设、边招商,推动更多优质产业项目尽快落地布局。
金属加工、建筑材料等产业是我市传统产业,但当前市场表现转弱,呈现滑坡,归根到底是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会议要求,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企业加大科技、产品研发投入力度,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
一个细节值得被记住。肇庆市领导在谈及加强企业服务时也表示,要同时关心、善待个体工商户,因为背后是老百姓的就业。各服务部门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在防疫、物流保障等方面给予到位的服务,体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
10月金秋,岭南风起,2022年正式进入蕞后一个季度,在挑战和困难面前,只有继续奔跑,才能力争交出令群众满意的答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