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两镇有望合并1+12
3月10日,四会发布《四会市部分行政区划变更的方案》,正在征求公众意见。
方案称,四会计划实施镇级行政区划变更,拟将地豆镇与罗源镇合并设立为新的行政镇。
◎ 四会市、地豆镇、罗源镇的基本情况
四会市目前辖10个镇(大沙、龙甫、下茆、江谷、地豆、罗源、威整、迳口、石狗、黄田)、4个街道(东城、城中、贞山、大旺),总面积1262.97平方公里。
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65.35万人。2024年,户籍人口50.61万人,其中乡村户口人口23.4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818.40亿元,其中头部产业增加值76.1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23.7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8.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1.84亿元。本级财政总收入42.4亿元(不含大旺街道)。
地豆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地豆)和12个村委会(下街、狮岭、地豆、东平、连平、赤草崀、水车、邓寨、塔崀、大东、大㘵洞、三桂),面积90.90平方公里。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镇常住人口1.39万人。2024年,户籍人口2.86万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53亿元,农业总产值13.59亿元。
罗源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罗源)和5个村委会(铁坑、罗源、石寨、洞心、红旗),面积26.23平方公里。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镇常住人口0.57万人。2024年,户籍人口0.88万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4.29亿元,农业总产值3.32亿元。
四会市此次区划变更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将地豆镇、罗源镇合并为新行政镇。合并后的新行政镇辖2个居民委员会和17个村民委员会,其辖区范围总面积117.13平方公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1.96万人,户籍人口3.74万人,行政机构驻地暂定为原地豆镇人民政府驻地。
行政区划变更后,我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113个村民委员会、47个居民委员会。
◎ 地豆镇、罗源镇合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①节约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罗源镇面积26.2平方千米,全镇户籍人口0.88万人,地小人少,与地豆镇合并后可以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②整合资源、优化城镇布局。目前,地豆镇、罗源镇两镇配套服务能级偏低,难以匹配、满足和引领全市高定位发展的需求。两镇合并可以整合资源、优化城镇布局,资源共享、完善城镇功能,一体统筹建设公用设施,提升产业发展空间,为地豆镇作为广东省中心镇的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③优势互补、壮大产业发展。工业方面,罗源镇工业企业近年由于受到罗源镇建设用地指标制约,难以进一步扩大规模,地豆、罗源两镇合并就可以解决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农业方面,两镇合并后可以提供更多的连片土地,进一步做大做强“夜香花”“夏威夷果”“五代同堂”等特色农业产业。旅游业方面,进一步融合地豆镇水车村的四会市樱花谷乡村休闲旅游度假项目和罗源镇石寨村古树、铁坑村古村落等旅游项目。
①地域相连。两镇同处于四会市北部,地域相连,互为毗邻,共同拥有远近闻名的黄帝岭,气候条件相同,山同脉、水同源、地相连。镇区空间距离5km,未来发展腹地重叠,地理空间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
②人文相亲。两镇曾在公社化时期均属地豆人民公社,拥有共同的客家文化和相似的民俗习惯。百姓对两镇合并的接受度高,融合较容易。
③交通相连。两镇现有四清公路、X416、汕湛高速等通道相连,有着共同的对外交通走廊。
④发展相向。两镇在农业、工业、商业等产业发展方面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未来两镇可通过产业协作,优势互补,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协同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