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百亿镇”!肇庆四会罗源镇怎么做?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全力打造“百亿镇”!肇庆四会罗源镇怎么做?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今年以来,肇庆四会市罗源镇认真贯彻落实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要求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围绕“强镇兴村富民”目标,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培育乡村文旅业,走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全面推动产业振兴,建设绿美罗源,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
据初步梳理,罗源镇近期在实施包括飞南公司三期扩建在内的10个产业项目,这些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全部投产后将使全镇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成为“百亿镇”。
强镇:以工业为基、农业为根、文旅为路、生态为先、民生为本
罗源镇委书记焦亚邱说,“强镇”包含经济实力强、社会事业强、乡村振兴人才强、生态环境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强几方面内涵。罗源镇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培育乡村文旅业,走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全面推动产业振兴。以党建引领,深入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立镇、文旅兴镇、生态美镇、民生稳镇”的发展策略,积极谋划实施10个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预计年产值将实现100亿元以上。
坚持制造业当家,做好飞南公司的各项保障服务工作,抓好飞南公司技改项目、三期扩建项目及上市服务工作,大力培育飞南公司早日成为百亿元产值的上市企业。飞南公司成立于2008年,2022年产值达62.3亿元,上缴税费1.74亿元。飞南公司三期增资扩产工程总投资16亿元,预计2026年完工投产,可增加年工业产值50亿元以上,年创税3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500个,“再造一个飞南公司”。飞南公司在2022年9月获得了深圳创业版上市委首发审议通过,将于创业版挂牌上市,上市后将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企业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文旅项目。做好优质水稻、优质水产、优质蔬菜等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做好五个旅游重点项目,补齐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做好饮食、住宿业、露营、夜经济各项旅游服务,促进罗源经济发展。
提升广大群众保护古树、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意识,增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保护绿色罗源的自然环境生态。
大力培育好乡村振兴人才,引导和激励各类人才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罗源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落实好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民政、就业、养老、平安等各项民生事业,着力补齐短板,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释放人才科技强镇效应。
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做好镇村干部培训提升,发挥党员、人大代表、乡贤、村小组长、村民代表作用,健全以党支部为领导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培养一支组织战斗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队伍。
焦亚邱介绍,“兴村”包括产业兴旺、环境优美、人气兴旺、文化兴盛。罗源镇把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列入实施兴村战略的重点工作任务,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做强做大兴村产业,全面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盘活流转土地,将撂荒地重新整治利用起来,积极大办各种农业种养基地,发展“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多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带动产品加工销售、品牌宣传,提高经济效益,振兴罗源农业经济。
引导村民在思想和行动上积极支持村庄建设,组织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保护维持好周边环境,打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环境。
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化农民主体作用,优化联农带农利益的联结机制,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强化党建引领,指导村级党组织挖掘自身潜力,因村施策,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收入,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每个村委会集体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富民:坚持“两手抓”,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罗源镇坚持党建引领,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为根本,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抓“富口袋”也抓“富脑袋”,让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多渠道拓宽就业岗位,鼓励企业、产业基地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劳动力,拓宽吸纳农民就业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着力提高农民工资性、财产性收入,以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让农民员工留得下、稳得住,使外来人在罗源有工做、有钱赚、有事业、能安家。
继续积极探索建立“党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模式,与金融机构推出“育苗贷”项目,镇政府向符合条件的农户提供全额贴息,积极为农户发展农业产业提供金融支撑。
加快发展推销、加工、开拓市场、品牌等生产性服务,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等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发展好乡村旅游业、直播饮食等新生态,吸引更多的人旅游消费,激活罗源经济。发挥土地、闲置房屋出租等资产价值,合理合规使其利益蕞大化。
举办各类学习班、培训班,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农民群众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各项农业、工业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思想道德“新罗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