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广东首个农业微生物特色产业园肇庆高新区着力推进微生物产业发展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再睿 通讯员 赖小琴
见“微”知著,产业兴“旺”!4月15日,由肇庆高新区管委会、肇庆市科技局、肇庆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肇庆市首届微生物产业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微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肇庆高新区举行。现场正式成立肇庆市微生物产业联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肇庆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订“百千万工程”及产业对接项目2宗、微生物产业项目3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合作5宗、数字化产业赋能3宗。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微生物种业战略联盟理事长吴清平现场介绍微生物产业的科研、产业发展现状,与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交流互动。
此次大会,是聚焦“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探索工业、科技、农业共生发展的重要举措。该区将以创建广东首个农业微生物特色产业园为契机,打造全市农业科技创新核心区、科技兴农示范区,为全肇庆市农业产业园(预制菜、农产品加工、南药等)提供技术支撑,加强辐射带动,促进三产融合。
微生物产业是绿色农业、科技兴农、三产融合的重要途径,产业框架包括兽用疫苗、微生物种植、微生物农药、微生物肥料、微生物饲料和微生物环境保护剂等行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发展潜力巨大。
肇庆高新区是肇庆工业发展的桥头堡和主战场,已形成了以宁德时代、小鹏汽车为龙头的新能源特色产业集群。根据《肇庆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肇庆高新区将进一步打造成为肇庆市农业科技创新核心区,以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合作创新为主攻方向。
在省、市有关部门以及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肇庆高新区正高标准打造广东现代农业微生物产业园,成为肇庆领先的微生物产业高地。区内的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是农业农村部定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产企业,广东省动物疫病防控标杆企业;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资源成果转化基地,产品应用于动物疫苗生产、农产品食品安全领域,是微生物检测标杆企业;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于食药用菌种质资源优势,拥有保健食品、食品生产资质和多条现代化、多剂型产品生产线;广东博沃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农业微生物菌剂产品的开发,其“家禽羽毛联合食用菌渣微生物定向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及产业化”成果于2019年被评定为国际先进;广东迪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植物活性成分发酵提取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其产品“γ-聚谷氨酸生物多肽原液(HM-20)”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依托广东现代农业微生物产业园以及重点企业的发展,肇庆高新区的微生物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可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动物疫病、资源短缺、食品安全、生态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推动肇庆农业现代化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在怀集县凤岗镇新乡村灵芝种植基地,2亩灵芝棚已搭建完毕,2700株段木菌包即将下地,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不仅如此,肇庆高新区在引进该项目后,促成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凤岗镇浩润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入开展种植、收购、深加工等战略合作,推动灵芝、单枞茶等当地现有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该项目也是肇庆高新区依托微生物产业基础优势,以“科技+产业+就业”方式联农带农,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悉,该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善用西江实验室及现代农业微生物产业园释放科技效能,借助食品饮料及预制菜产业加快发展势能,以结对帮扶怀集凤岗、汶朗两镇为示范,积极探索市域内工业、科技与农业共生发展新模式。
肇庆高新区已支持建设西江实验室高要分中心,联合珠江水产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组建专家团队,建成高要鱼虾检测监测站,为养殖户提供水质测定、疾病检测、药残监测、科普培训等服务,提高罗氏沼虾产量、质量,为高要“一只虾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片经济、致富一方农民”的美好蓝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立足食品饮料及预制菜产业基础,肇庆高新区积极推动山区县与区内企业开展“政企农”合作,已促成怀集汶朗镇政府与东璞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汶朗蜜柚产业发展框架协议》、企业与蜜柚种植户代表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打造“研、种、售”一体化的汶朗蜜柚种植示范基地帮助畅通产业链,增加农业收益。
当前,肇庆高新区正按照“先进科技+健全工业带动农业”的模式,充分挖掘怀集下帅乡竹六村“国家森林乡村”优美生态环境和特色资源优势,结合竹六村实际,发展壮大灵芝、单枞茶、砂糖桔等现有农业,推动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以产业“造血”壮大民族乡发展根基。
接下来,肇庆高新区还将通过农业微生物特色产业园建设,通过“农户+供应链/合作社+企业”等模式,开展食用菌育种栽培、农作物基料深加工等联农带农项目,带动22个项目入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利用微生物技术为农工业生产者谋福利
“吴院士,我是怀集县凤岗镇种植户,为了带动村里发财致富,我和几个种植大户一起种植灵芝。我们现在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种的赤芝,每种两三年就开始减产,请问是什么原因?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吴院士您好,我来自本地的调味品企业,想请教您如何做出风味好、稳定性高,又能快速发酵的调味品?传统调味品发酵能否建立标准菌株库,实现标准化生产?”
4月15日,肇庆市首届微生物产业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微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肇庆高新区科学园成功举办。大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微生物种业战略联盟理事长吴清平院士作专题报告,并与种植户、养殖户、微生物产业企业开展互动交流。
大会上,吴清平作了“农业工业化功能微生物绿色生物制造新技术”为主题的专题报告,阐述了中国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科学大数据库构建及创新应用现状与未来。“微生物是地球上蕞为庞大的物种资源和基因资源,对人口健康、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吴院士表示,微生物菌种基因的挖掘保藏蕞大困难是99%以上微生物难培养、未培养。微生物大数据将能极大帮助发现新菌种、新基因,创建新技术、新产品和产业。十余年来,吴清平团队一直努力构建中国人自己的微生物大数据库。利用这个大数据库,他们已经筛选出具有高活性健康功能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有望让人类更加长寿,并保持健康。
互动交流环节气氛尤其热烈,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众多种植户、养殖户企业家都在现场得到了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对话的机会。吴清平就现场提出的问题一一予以认真解答,“作为一个以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为主的科研团队,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创制出更多绿色、高效、稳定的低成本产品,经过市场化的考验进行产业化应用推广,助推产业升级,实实在在给农工业生产者谋福利。”到场参加活动的代表表示受益匪浅,更鼓舞了大家干事创业的信心。
吴清平表示,肇庆高新区是肇庆工业发展的桥头堡和主战场,也是广东省微生物特色产业园,接下来,团队将会与肇庆高新区进一步深化合作,以微生物科学大数据库为基础,建设生物高技术成果孵化平台,努力转化好新型生物芯片、生物监测诊断技术、微生物生命科学仪器、微生物新药、新型微生物菌剂、微生物生物信息调控制剂、活性新物质生物合成、新型功能食品和高效环境污染治理等高新技术及产品,为我国新一代生物高技术产业的萌芽和形成提供原创性技术,创新实现我国生物高技术产业的弯道超车。(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再睿 通讯员 刘莹镔)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