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县”象:百强竞逐|回望2023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
划定赛道、乘势而上,2023年春,四会提出把“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抓紧抓实,锚定“晋位百强榜、建设千亿县、争当省典型”的目标。
时至年终,四会成功登上“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创先类典型县,地区生产总值向着千亿大关步稳蹄疾。
剑指“百强千亿”,新旧动能协同发力
兴一地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四会实现“百强千亿”,壮大县域经济,关键看制造业。
作为肇庆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四会聚焦“主导+特色”产业,以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为引领,形成符合四会发展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
广东金田铜业有限公司产值突破150亿元。练永悦摄
金属深加工优势产业向纵深发展。全国铜加工龙头企业——铜业落地生根,产值已突破150亿元门槛,飞南资源从单一铜金属回收发展到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并已敲钟上市,四会加速迈向千亿级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齐头并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度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球500强企业的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拟落户6个项目,计划投资额51.7亿元,打造大湾区新能源智能制造头部基地。
聚焦特色产业,同宇新材料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日渐壮大,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绿色建材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指日可待。
2023年1-11月,四会规上工业增加值达341.62亿元,“主导+特色”产业集群总产值达1627.72亿元;新引进制造业项目117个,计划投资额185.98亿元。
坚持制造业当家,产业园区发展是“大平台”建设的重要一环。四会打造以大旺街道为龙头、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为引领、四大园区为主导、特色园区为辅翼的“1+1+4+N”园区联动发展格局。目前,市管起步区(大沙、富溪片区)新征土地8244.3亩,四大主导园区扩容提质、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抢抓对口帮扶重大机遇,四会正与广州增城加快共建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
改革创新是摆脱增长乏力、获得不竭动力的关键一招。这一年,四会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系统承接省级行政职权事项,深化镇(街道)体制改革;加强主导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列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8项;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企业新增70家。
当好“省级典型”,镇村汇聚发展势能
作为全省“百千万工程”创先类典型县,四会市实施“百千万工程”底子厚、潜力强。这一年,四会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把短板变为潜力板。
四会因地制宜推动各镇域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构建起“43223”镇域特色发展体系:4个城区街道实现城市扩容提质的同时,打造四会(肇庆高新区)—三水联动开发区,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强化城区对镇、村的辐射带动作用;3个中心镇连城带村功能持续增强,大沙镇开展和融合高质量发展试点;2个工业类专业镇和2个农业类专业镇,深度发力“一镇一业”;3个特色镇充分挖掘利用资源禀赋,在山水观光、文化旅游、绿色低碳上深度挖掘。
从镇域来看,大沙镇近50%面积纳入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千强镇,入围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龙甫镇首次成功入选全国千强镇;下茆镇有望成为今年的“种子选手”;面积蕞小的罗源镇走出四会第二家上市公司。
从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来看,沙糖桔全产业链发展成效显著,综合产值达20多亿元;四会兰花实现淡季不淡,价格翻番,销售飘红;全部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111条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美丽宜居行政村创建完成率达90%以上。
下来,四会还将增强城市工商业与乡村产业在产业链价值链上的连接,构建城乡产业紧密融合机制。用好“土”字资源,推动沙糖桔、兰花、大沙渔、预制菜向产业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树立“特”字品牌,打造更多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强化“产”字效应,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全产业链。
百强竞逐,是前进的动力,也是发展的使命。大道至简、实干为要,2024年,四会将确保“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当好肇庆市推进主力军,加快建设肇庆市域副中心城市、肇庆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县。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