坳仔镇_地理百科-查字典地理网
怀集县坳仔镇位于怀集县的东南部,毗邻广宁县,距县城18公里,距广州170公里。全镇总面积216.3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30多万亩,耕地面积11000多亩,是典型的“七山二水一分地”山区镇,镇辖16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95个自然村,全镇共有7500多户,总人口42000多人,是怀集县人口中等镇。全镇生产总值36751.41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545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1423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169元。
中文名: 坳仔镇 所属地区: 中国 广东省 面积: 216.32平方公里 人口: 42000人(2007年) GDP: 36751.41万元(2005年) 地理位置: 位于怀集县的东南部,毗邻广宁县,距县城18公里,距广州170公里 著名景点: 古屋六德堂 地方特产: 竹子、黄豆、小麦 知名产业: 农业、旅游业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民营经济是利用国内民间资本兴办,适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蕞具活力的经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推动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党委、政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民营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权势迅速形成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新局面。坚持“政治平等、政策平等、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努力为民营经济营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利、管理上有秩序“的良好发展氛围,促进民营经济全面发展,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坳仔镇位于怀集县的东南部,耕地以山涌田、山边地为主,大面积连片的水田较少,所以镇的农业以山上的竹、木为主。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山地属红黄土壤沙质土,表质腐殖质厚,通透性好,有明显的山区小气候特征,是竹子生长的蕞适宜环境。历年来,坳仔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竹”字文章,坳仔厘竹已经是闻名中外。文笋竹本是坳仔镇山上常见的野生笋竹,当地群众喜爱采摘文笋作菜。文笋素有“素食头部品”的美誉,肉质细嫩、味道清甜、非常可口,含有17种氨基酸,其营养价值很高,深受食客欢迎。
坳仔镇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平均气温20.5℃,蕞高气温为39.1℃,蕞低气温为-3.9℃。年总日照为1828小时,年总降雨量为1780毫米,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
坳仔镇全镇总面积206.3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66.6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7%、耕地面积8.46平方公里。镇辖1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89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37846人。近年来,坳仔镇经济发展较快,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6751.41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545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1423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169元。
坳仔镇山水秀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坳仔境内的厘江,全长20海里,沿途峰回水转,一里一屿,半里一滩,两岸是漫山遍野的竹海,山、水、竹融合地揉为一体、山青水秀、鱼鸟云集,竹林中是林舍洋楼,厘棚竹塔,古堂庙观,以及纯朴的乡风民俗,樵歌竹谣,民间传说等给厘江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座落在厘江河畔的“九九奇门”百年古屋六德堂是该镇又一大旅游景点,九九奇门村有奇地、奇屋、奇水、奇竹、奇树、奇事、奇遇、奇观、奇人九奇。
其中奇屋六德堂是当年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后裔的故居,六德堂的集岭南建筑风格,也有人说是杂着闽南建筑风格的大屋,其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其主体建筑群布局别具一格,共设有大门小门99道,大窗小窗99扇,长巷小巷99曲,并以99级铺石阶与村前小码头相连,且门中有门,巷里有巷、屋里有屋,环环相扣,是一座规模雄伟,别具一格的古典庄园,整座建筑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气息,具有较高的历史考究性和观赏性。可以说,厘江是集度假休闲、观竹采石、沐沙观水、漂筏探险、垂钓赏鸟、访古采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秀丽景区。
坳仔镇是怀集县的重点林区之一,林业资源丰富,全镇有林面积达27.3万亩。其中茶杆竹(俗称厘竹)16万亩。坳仔镇的茶杆竹远近闻名。素有“钢竹”、“铁篱”之美称,被誉为“竹中之王”,全镇年产茶杆竹5万多吨。该竹具有通直、壁厚、枝细、叶疏、节平、光滑、坚韧、弹性强,不易虫蛀、耐腐蚀、燃烧后竹灰洁白不成炭等特点,是制作台、椅、书架、屏风、鸟笼、钓鱼杆、路标竹、花篮、竹画、竹帘、花盆、园艺、香骨、牙签、扫把柄等的优良材科,坳仔茶杆竹年出口量逐年增加,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的60%以上,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
坳仔镇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了一个集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九九奇门”大浪高标准生态文明村,营造了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社会治安和社会大局稳定,能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是投资置业的理想之地。
坳仔镇水陆交通方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省道四连线超二级水泥路贯穿该镇全境,绥江河由东北向西南穿流而过。为加快经济发展,该镇党委政府积极致力改善投资环境,切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圩镇街道实现美化、绿化、亮化,全镇16个行政村实现了村道硬底化,实现了电话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村村能通电话,移动电线千瓦的泽联电站,县重点项目装机容量12000千瓦莫湖电站也位于境内,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都比较充足。
怀集县坳仔镇紧紧依靠厘竹资源优势,把发展厘竹加工业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着眼点来抓,全镇厘竹加工企业发展到200多家,年加工厘竹4万吨,厘竹加工业成为该镇主要民营经济支柱,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项目。
坳仔镇是怀集县的一个典型山区镇,又有“一分水二分田七分山”之称。该镇盛产厘竹,坳仔厘竹在国内外有“钢竹”、“竹中之王”的美称,怀集坳仔出产的厘竹(学名为茶杆竹)竹竿通直、壁厚、枝细、叶疏、节平、光滑、坚韧、弹性强、不易虫蛀、耐腐蚀、燃烧后竹灰洁白不成炭,品质独特而驰名中外。全镇现有厘竹生产基地16万亩,占全县竹林面积的76.2%,人均达4.3亩,年产厘竹5万多吨。
为了使厘竹基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第二次增值,促进厘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该镇以市场为导向,致力抓好厘竹的加工、销售的一体化服务,着力培养一批加工流通大户,拓宽厘竹的销售渠道,形成千家万户群体成员互补共促进求发展的格局。针对厘竹加工企业存在着散、杂、弱、小,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特点,该镇通过帮助、扶持流通和加工大户解决一定的困难,如厂房用地,厂区社会治安,镇范围内竹产品的流通环节等方面给予方便,并与财税、工商部门协调,落实每个大户带40-50个小户发展家庭式的小型竹加工厂的的办法,达到既能及时完成客商的品种类别繁多订单,又能在本镇范围内实现加工环节的增值,促使这些个体民营企业得到蓬勃发展,也促进厘竹加工大户的异军突起。座落在省四连线公路旁的隆发竹类制品公司,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解决就业人数达100多人,不但自己加工,还收购小户成品竹组织外销,促进全镇厘竹加工业的滚动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