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肇庆做厚做实制造业家当!
关于举办2023年肇庆市“...
新春伊始,肇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经济建设十项行动,着力培育大产业,建好大平台,抓牢大项目,改善大环境,服务大企业,奋发有为做好全年经济工作,做厚做实制造业这份家当,推动肇庆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取得新胜利。
近年来,肇庆坚持产业强市、项目为王、园区为母、企业头部,以产业园区扩容提质推动产业建设向前迈进,着力引项目、强龙头、补链条、搭平台、聚集群,实现了产业发展的破局起势。
当前,肇庆已建成10个省级工业园,园区总面积94平方公里,已开发64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省级园区县域全覆盖。以省级产业园为载体,主导产业集群迅速壮大,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辐射带动周边园区,实现了产业园区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全市近三年累计引进主导+特色产业链项目925个, 主导+特色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60.58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68.2%,连续三年平均增速为增长18.9%,彰显园区的高质量“附加值”。
# 建设产业大平台 #构建“1+1+N”格局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肇庆分会场分组会议上,肇庆提出“筑巢”、“引凤”、“投资”、“兴业”等2023年经济建设十项经济行动,加快构建“1+1+N”产业园发展格局,形成以肇庆高新区为“火车头”,以大型产业集聚区为主战场,并以一批特色鲜明、业态高端、能级突出、功能集成的特色园区为支撑的高质量平台体系。
只有建好大平台,才能引育大项目。在2022年,肇庆正式启动占地45平方公里的肇庆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规划建设,肇庆将以产业城为载体,以小鹏汽车、宁德时代两大龙头为驱动,全力实现“万亩千亿” 的目标,即开发1万亩产业用地,引入1000亿元投资,形成2000亿元产业集群。
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是产业城重要组成部分,宁德时代投产当天,产业园也宣布动工,产业园着力打造完整和高度聚集的产业链条,打造隔墙供应、及时响应的智慧园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落地提供良好载体,推动形成从整车到电池、电机、电控、汽车轻量化、汽车后市场等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 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通讯员 王振宇 摄
2022年,肇庆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超700亿产值,在2023年将大步向1000亿迈进,大型产业业集聚区是支撑这一庞大产业的重要载体。作为全省首批七个集聚区之一,抓好这一中心工作既是任务又是机遇,肇庆举全市之力推动大型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
2022年以来,肇庆全面启动约137平方公里的集聚区“2+5”起步区建设工作,迅速拉开集聚区框架。在近期召开的市委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两会等全市性重大会议上,大型产业集聚区均是焦点重点。今年,肇庆将强化全方位要素保障,持续推动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全面谋划长远工作,市管片区计划推动总投资约80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 建设中的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鼎湖莲花-富溪市管起步区。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同时,肇庆结合各县(市、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引导各地瞄准主导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沿着精深方向差异化发展,打造具有比较优势和专业特色化的产业园区。
譬如,四会和高要抓紧推进化工业园区扩园建设,为承接大湾区核心城市产业转移提供充足的平台载体和专业化的配套服务。
△肇庆金利高新区园区产业集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用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也是肇庆园区建设的一个亮点。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肇庆优质农产品“接二连三”发展,抢占了预制菜发展的先机。
# 完善园区配套 #促进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是现代产业园区的必然要求。自2021年以来,肇庆持之以恒实施产业园区环境提升工程,抓好重点园区学校、医院、商贸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配套服务能力水平。
当前,肇庆产业园区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肇庆大旺、德庆、高要产业园以及四会经开区高新片区4个园区率先实现九通一平,端州经开区、西江高新区、怀集产业园、四会集聚地4个园区基本实现八通一平,余下园区均已实现七通一平,为项目“拎包落户”创造了充足的条件。
△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资料图 梁亮 摄
“端州一一高要”、“新区——鼎湖”、“高新区——四会”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不仅已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还是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所在,同时面向珠三角枢纽机场临空经济区,有非常广阔的产业空间,人口呈加速集聚态势。
市委、市政府部署持续加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行动,加强生活配套、公共服务配套,推动产城融合、职住平衡,通过产业建设和城镇功能的“1+1”,努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肇庆新区是全省重点平台。在其规划建设之初就确定了“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十年建设,如今肇庆新区115平方公里起步区已建成一座现代化新城,城市生活配套日益完善。
高水平建设的中山三院肇庆医院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高水平学校日渐树立起优质教育的口碑,喜来登酒店、砚阳湖3A级景区等成为大湾区休闲旅游热门目的地,新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成为全国标杆。优质的生活配套成为新区吸引优质项目的有力支撑。
高要区金利镇是肇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试点”,将聚焦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城镇功能品质提升、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公共服务补短板、外来人口市民化、绿色美丽家园建设、城市治理现代化等7大工程、26项重点改革任务,“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更新提质步伐,让金利既有强大的产业实力又有良好的城市形态。
△肇庆金利高新区中安智谷。陈彦成 摄
既有“鸾凤台”,还须“金凤凰”。
1月28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肇庆分会场分组会议提出,今年将强化实施“筑巢”、“引凤”等经济建设十项行动,特别是制造业当家、实施招商两个“一把手”工程,大力“大招商、招大商”。次日,肇庆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市级驻点招商机构人员已全部到位,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和功能区36支机动招商队伍、逾100人分赴全国招商。
△肇庆高新区招商小分队拜访广州宏辉模具有限公司。王振宇 摄
肇庆招商有充足的底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供应链、产业链持续向优势区域集中,肇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份子,既有区位优势又有价值优势。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持续推动,肇庆产业名片越擦越亮,特别是营商环境的持续进步,让肇庆赢得了落地企业的普遍好评。
过去一年,肇庆坚持产业强市、项目为王、园区为母、企业头部,通过“云招商”、重点城市招商推介、“母亲式”服务等不同方式保持产业招商落地“不降温”“不掉线”,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536个,计划投资额约1188亿元。
其中,亿元以上(西北板块0.5亿以上)制造业项目227个,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7个。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投资项目97个,占引进制造业项目总数42.7%,比例较2021年提升了11.8%。
投资规模蕞大的是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项目,项目落地肇庆新区,投资规模35亿元,已于2022年底拍下两期用地。这些项目含金量高、成长性强,在发展壮大的路上选择与肇庆共同,是对肇庆投资价值、发展前景的高度肯定。
肇庆坚持“亩产论英雄”理念,今年的目标更明确,更聚焦。
一要在优势产业延链上下功夫,牢牢把握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这个“头号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在今年向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发起冲刺。
二要在传统产业升链上下功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走好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的提质道路。
三要在潜力产业补链上下功夫,通过食品加工业、预制菜产业等释放肇庆自然资源优势,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四要在新兴产业建链上下功夫,有序推动一批风电、风光储一体化等能源投资项目建设,加快培育500亿元绿色能源产业集群,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能源基地。
△肇庆浪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效果图。图源 广宁发布
管行业必须管招商。当前,肇庆构建起大招商工作格局,“人人抓招商、时时想招商、事事为招商”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地址:端州区西江北路华康苑肇庆市残联人综合服务大楼九楼 邮编:526020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