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机制加快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肇庆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完善机制加快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肇庆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近年来,肇庆把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和打造产业转移(工业)园近年来,肇庆把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和打造产业转移(工业)园 近年来,肇庆把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和打造产业转移(工业)园 区载体,积极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总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对肇庆经济社 区载体,积极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总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对肇庆经济社 区载体,积极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总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对肇庆经济社 会快速发展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解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近期市统计局工业交 会快速发展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解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近期市统计局工业交 会快速发展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解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近期市统计局工业交 通科对省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通科对省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通科对省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园区基本建设情况(一)园区基本建设情况 (一)园区基本建设情况 目前,我市经省级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有目前,我市经省级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有 目前,我市经省级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有 55 个,其中:工业园区个,其中:工业园区 个,其中:工业园区 22 个,分别是广东肇庆高新个,分别是广东肇庆高新 个,分别是广东肇庆高新 技术产业园区和广东肇庆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 技术产业园区和广东肇庆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 技术产业园区和广东肇庆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 33 个,分别是中山个,分别是中山 个,分别是中山 肇庆大旺 肇庆大旺 肇庆大旺 产业转移工业园、顺 产业转移工业园、顺 产业转移工业园、顺 德龙江 德龙江 德龙江 德庆 德庆 德庆 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中山大涌(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 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中山大涌(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 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中山大涌(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55 个园区总体规划面积共个园区总体规划面积共 个园区总体规划面积共 12370 12370 12370 公顷, 公顷, 公顷, 已开发面积共 已开发面积共 已开发面积共3980 3980 3980 公顷,园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均实现“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土地平整)。 公顷,园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均实现“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土地平整)。 公顷,园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均实现“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土地平整)。2008 2008 2008 年,中山 年,中山 年,中山 肇庆大旺 肇庆大旺 肇庆大旺 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广东省承接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首批示范性工业园区,并获 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广东省承接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首批示范性工业园区,并获 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广东省承接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首批示范性工业园区,并获 55 亿元扶持资金。该园规划建设面积为亿元扶持资金。该园规划建设面积为 亿元扶持资金。该园规划建设面积为 2250 2250 2250 公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功能拓展迅速,双转移成绩 公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功能拓展迅速,双转移成绩 公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功能拓展迅速,双转移成绩 斐然。 斐然。 斐然。 (二)园区入园企业生产情况(二)园区入园企业生产情况 (二)园区入园企业生产情况 截止截止 截止2008 2008 2008 个产业转移个产业转移 个产业转移(工业) (工业) (工业)园区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 园区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 园区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 142 142 142 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151% 151% 151%。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 19 19 19 家;小型企业 家;小型企业 家;小型企业123 123 123 20082008 2008 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共完成工业增加值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共完成工业增加值 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共完成工业增加值 6002 6002 6002 亿元,占全市规模 亿元,占全市规模 亿元,占全市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265% 265% 265%;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 ;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 ;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 275%, 275%, 27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 拉动全市工业增长 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4 84 84 个百分点。其中中 个百分点。其中中 个百分点。其中中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4749 4749 4749 亿元,增长 亿元,增长 亿元,增长427% 427% 427%,占全部园区增加值的 ,占全部园区增加值的 ,占全部园区增加值的 715% 715% 715%。。 20082008 2008 年,园区完成重工业增加值 年,园区完成重工业增加值 年,园区完成重工业增加值 429 429 429 亿元,增长 亿元,增长 亿元,增长366% 366% 366%,对园区工业增 ,对园区工业增 ,对园区工业增 加值的贡献率为 加值的贡献率为 加值的贡献率为 721% 721% 721%,拉动园区工业增长 ,拉动园区工业增长 ,拉动园区工业增长 257 257 257 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园区增加值的比重为 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园区增加值的比重为 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园区增加值的比重为 715% 715% 715%。。 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支撑了园区工业的快速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支撑了园区工业的快速增长, 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支撑了园区工业的快速增长,2008 2008 2008 年完成工业增加值 年完成工业增加值 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206 2206 2206 亿元,增长 亿元,增长 亿元,增长 765% 765% 765%,占园区工业增加值的 ,占园区工业增加值的 ,占园区工业增加值的 367% 367% 367%。。 20082008 2008 年,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年,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年,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82 82 82 家,占全部工 家,占全部工 家,占全部工 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的 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的 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的 532% 532% 532%,, ,完成工业增加值 完成工业增加值 完成工业增加值 4233 4233 4233 亿元, 亿元, 亿元,增长 增长 增长455% 455% 455%;园中园中山 ;园中园中山 ;园中园中山 肇庆大旺 肇庆大旺 肇庆大旺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 工业园入园企业达 工业园入园企业达 工业园入园企业达 100 100 100 多家, 多家, 多家,正式投产企业 正式投产企业 正式投产企业60 60 60 多家, 多家, 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3 43 43 家,完成工业增加值完成工业增加值 完成工业增加值 1188 1188 1188 亿元,增长 亿元,增长 亿元,增长193% 193% 193%,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产业转移园前列。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产业转移园前列。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产业转移园前列。 (三)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三)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肇庆市不断加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近年来,肇庆市不断加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近年来,肇庆市不断加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三通一平”工作不断推进,较好地完善了道路交通、通讯网络等条件。目前,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 “三通一平”工作不断推进,较好地完善了道路交通、通讯网络等条件。目前,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 “三通一平”工作不断推进,较好地完善了道路交通、通讯网络等条件。目前,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 区和中山 区和中山 区和中山 肇庆大旺 肇庆大旺 肇庆大旺 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基本实现“九通一平”(九通:道路、雨水、 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基本实现“九通一平”(九通:道路、雨水、 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基本实现“九通一平”(九通:道路、雨水、 污水、给水、天然气、电力、热力、电信、有线电视;一平:土地平整)。但山区县产业转移(工业)园 污水、给水、天然气、电力、热力、电信、有线电视;一平:土地平整)。但山区县产业转移(工业)园 污水、给水、天然气、电力、热力、电信、有线电视;一平:土地平整)。但山区县产业转移(工业)园 的配套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电力供应受用电指标限制,供应不足,电压不稳;供水管 的配套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电力供应受用电指标限制,供应不足,电压不稳;供水管 的配套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电力供应受用电指标限制,供应不足,电压不稳;供水管 道接驳不充分;通讯网络不稳定;生活文化娱乐设施不齐全等。 道接驳不充分;通讯网络不稳定;生活文化娱乐设施不齐全等。 道接驳不充分;通讯网络不稳定;生活文化娱乐设施不齐全等。 除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中山除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中山 除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中山 肇庆大旺 肇庆大旺 肇庆大旺 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得省财政的大力支 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得省财政的大力支 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得省财政的大力支 持外,其它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在资金投入方面依然显得捉襟见肘。产业转移合作双方层次偏低且多 持外,其它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在资金投入方面依然显得捉襟见肘。产业转移合作双方层次偏低且多 持外,其它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在资金投入方面依然显得捉襟见肘。产业转移合作双方层次偏低且多 数是松散型合 数是松散型合 数是松散型合作, 作,较少得到转移方应提供的园区开发资金,自筹建设资金难度较大,园区开发受较大影响。较少得到转移方应提供的园区开发资金,自筹建设资金难度较大,园区开发受较大影响。 较少得到转移方应提供的园区开发资金,自筹建设资金难度较大,园区开发受较大影响。 尽管近年来尽管近年来 尽管近年来山区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区 山区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区 山区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引进了一大批企业,但总的数量并不算多, 引进了一大批企业,但总的数量并不算多, 引进了一大批企业,但总的数量并不算多, 投资也不算大,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质量不高、辐射不强等问题,特别是与本地优势资源结合不够。 投资也不算大,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质量不高、辐射不强等问题,特别是与本地优势资源结合不够。 投资也不算大,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质量不高、辐射不强等问题,特别是与本地优势资源结合不够。山区 山区 山区 县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丰富,产量和质量都比较高,但是涉及资源精深加工的企业并不多,产业链条较 县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丰富,产量和质量都比较高,但是涉及资源精深加工的企业并不多,产业链条较 县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丰富,产量和质量都比较高,但是涉及资源精深加工的企业并不多,产业链条较 长的不多,尤其是战略投资者不多,在带动工业素质整体提升方面后劲不足。 长的不多,尤其是战略投资者不多,在带动工业素质整体提升方面后劲不足。 长的不多,尤其是战略投资者不多,在带动工业素质整体提升方面后劲不足。 随着园区不断建设,入园企业不断增多,用工需求也迅速增大,虽然我市劳动力资 随着园区不断建设,入园企业不断增多,用工需求也迅速增大,虽然我市劳动力资 随着园区不断建设,入园企业不断增多,用工需求也迅速增大,虽然我市劳动力资 源丰富,但企业招工较难。一是青壮年劳动力许多已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富余劳动力年龄偏大;二是劳 源丰富,但企业招工较难。一是青壮年劳动力许多已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富余劳动力年龄偏大;二是劳 源丰富,但企业招工较难。一是青壮年劳动力许多已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富余劳动力年龄偏大;二是劳 动力技能偏低。企业需要的是技术工、熟练工,而现有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技能水平偏低,很难实现稳 动力技能偏低。企业需要的是技术工、熟练工,而现有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技能水平偏低,很难实现稳 动力技能偏低。企业需要的是技术工、熟练工,而现有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技能水平偏低,很难实现稳 定就业;三是就业观念还未彻底转变。许多青年不太愿意在本地就业,外流现象比较突出,致使出现结构 定就业;三是就业观念还未彻底转变。许多青年不太愿意在本地就业,外流现象比较突出,致使出现结构 定就业;三是就业观念还未彻底转变。许多青年不太愿意在本地就业,外流现象比较突出,致使出现结构 性用工紧缺,引进来的企业招不到足够的、合适的产业工人。 性用工紧缺,引进来的企业招不到足够的、合适的产业工人。 性用工紧缺,引进来的企业招不到足够的、合适的产业工人。 一些园区在引进企业时,降低了园区的环保准入门槛,对企业的环评把关不严,未严一些园区在引进企业时,降低了园区的环保准入门槛,对企业的环评把关不严,未严 一些园区在引进企业时,降低了园区的环保准入门槛,对企业的环评把关不严,未严 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环评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指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 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环评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指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 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环评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指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 时施工、同时投产)执行率不高,有些园区没有设立污水处理厂等。 时施工、同时投产)执行率不高,有些园区没有设立污水处理厂等。 时施工、同时投产)执行率不高,有些园区没有设立污水处理厂等。 (四)加快我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四)加快我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四)加快我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当前,园区经济已成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金融危机为产业转移与承接转移提供了一次当前,园区经济已成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金融危机为产业转移与承接转移提供了一次 当前,园区经济已成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金融危机为产业转移与承接转移提供了一次 难得的契机。因此,我市要紧抓实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难得机遇,高度重视、关注产 难得的契机。因此,我市要紧抓实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难得机遇,高度重视、关注产 难得的契机。因此,我市要紧抓实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难得机遇,高度重视、关注产 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把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发展经济的重 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把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发展经济的重 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把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发展经济的重 要举措,为园区经济的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举措,为园区经济的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举措,为园区经济的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的环境。 111、出台进一步推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并确立工作目标任务。每半年召开一次 、出台进一步推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并确立工作目标任务。每半年召开一次 、出台进一步推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并确立工作目标任务。每半年召开一次 全市性专题会议,突出一个重点,有的放矢地出台一个政策性文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产业转移(工 全市性专题会议,突出一个重点,有的放矢地出台一个政策性文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产业转移(工 全市性专题会议,突出一个重点,有的放矢地出台一个政策性文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产业转移(工 业)园区发展,加快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实现全市经济协调发展。 业)园区发展,加快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实现全市经济协调发展。 业)园区发展,加快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实现全市经济协调发展。 222、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所在地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发挥地方政府的 、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所在地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发挥地方政府的 、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所在地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发挥地方政府的 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协调服务,解决园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产业转移合作机 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协调服务,解决园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产业转移合作机 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协调服务,解决园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产业转移合作机 制,落实市场化运作实体,明确各方责任,进一步推动产业、资金、人才、管理的转移。 制,落实市场化运作实体,明确各方责任,进一步推动产业、资金、人才、管理的转移。 制,落实市场化运作实体,明确各方责任,进一步推动产业、资金、人才、管理的转移。 、学习借鉴中山学习借鉴中山 学习借鉴中山 肇庆大旺 肇庆大旺 肇庆大旺 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各地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本部门 各地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本部门 各地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本部门 的职能出发,学习经验,研究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继续加大产业转移工 的职能出发,学习经验,研究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继续加大产业转移工 的职能出发,学习经验,研究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继续加大产业转移工 业园建设扶持力度,提升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吸引力,促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快进项目、早成规模、 业园建设扶持力度,提升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吸引力,促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快进项目、早成规模、 业园建设扶持力度,提升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吸引力,促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快进项目、早成规模、 早见效益。 早见效益。 早见效益。 444、研究制定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不但 、研究制定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不但 、研究制定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不但 要考核园区的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情况,还应考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 要考核园区的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情况,还应考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 要考核园区的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情况,还应考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 训及相关服务、提升产业转移吸引力等方面的工作实效,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 训及相关服务、提升产业转移吸引力等方面的工作实效,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 训及相关服务、提升产业转移吸引力等方面的工作实效,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