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盘点(上篇)
《广东省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要完善双核多节点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以广州、深圳市为核心,以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市等为重点的产业创新集聚区。支持广州市打造生命科学合作区和研发中心,布局生命科学、生物安全、研发外包、高端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支持深圳市建设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策源地,做精做深高性能医疗器械、生物信息、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领域;支持珠海打造生物医药资源新型配置中心,重点发展现代中药标准化、高端制剂、医养结合等领域;支持佛山、中山打造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生物医药科技国际合作创新区;支持惠州、东莞市打造国内重要的核医学研发中心、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基地;支持江门、肇庆市建设再生医学大动物实验基地、南药健康产业基地。
目前广州市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6000多家,位居全国第三,形成了以开发区的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国际生物岛“两城一岛”为核心,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广州国际医药港、广州白云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基地等特色园区协调发展的“三中心多区域”的生物医药产业格局。培育了广药、香雪、达安基因、金域医学、万孚生物、百奥泰、迈普等各领域龙头企业;吸引了阿斯利康、济神州、诺诚健华、美国GE生物医药、瑞士龙沙、恒瑞医药、康方、费雪派克、和睦家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进驻。
开发区是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形成了研发在生物岛、中试在科学城、制造在知识城的全产业链生态布局,涵盖药品、器械、试剂等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产业规模突破1700亿元。目前全区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3000家,吸引了强生、阿斯利康、百特、赛默飞、百济神州、恒瑞等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企业。
广州国际生物岛占地1.83平方公里,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核心载体。目前,生物岛已形成药物研发、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精准医疗、医疗器械、大健康五大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国家实验室为平台主导、以院士项目为重要支撑、以各大科研院所为基地转化、以世界500强项目为核心带动、以一流营商环境为服务优化提升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生物岛共聚集生物医药企业500余家,培育了金域医学、一品红、百奥泰、燃石医学、迈普医学5家上市企业。
科学城发挥国家级高新区核心园区优势,侧重中试和孵化,集聚了香雪制药、达安基因等众多生物产业龙头企业和万孚生物等一批生物技术创新企业,建设世界顶尖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中新广州知识城北起步区为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依托3.3平方公里国际生物价值创新园为产业载体,其定位为打造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构建世界生物医药龙头企业集聚区。园区汇聚了如诺诚健华、百济神州、GE-龙沙、恒瑞医药、达安基因、康方生物、凯普生物等众多国内乃至世界级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形成实力强大的发展矩阵。其中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等4家企业已实现商业化生产,GE-龙沙、诺诚健华、康融东方等正在投试产,中润医药、安济盛、麓鹏等将于2024年陆续建成投产,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越秀区正在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围绕临床试验与成果转化两条主线,打造广州市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服务中心、中山大学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中心等6个重大平台,已引进标点信息、太美科技、拓普基因等生命健康领域优质企业近50家。
广州国际医药港是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重点项目、广州市推进大湾区建设重点项目、广州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和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的重要载体。该项目总占地面积73公顷,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总投资300亿元,分为五大板块进行开发。项目全部建成后,医药港将提供仓储物流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大宗交易中心、金融中心、品牌孵化中心等一站式服务,成为全球中药材、滋补品一站式采购中心,中药材和大健康产业“买全球,卖全球”的门户枢纽。
目前,深圳市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医疗健康产业链,在基因检测、医疗器械、创新药等细分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已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汇聚了华大基因、迈瑞医疗、信立泰、健康元、理邦仪器、新产业生物等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生物医药作为坪山三大主导产业之一,集聚效应初显。目前,坪山已有生物医药企业近千家,生物医药生产企业数量占全市四分之一,年产值增长20%以上。近年来,坪山生物医药产业聚焦生物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三大细分领域,初步形成大中小企业梯度创新微生态,吸引了以赛诺菲巴斯德、国药致君、微芯药业、海普瑞、新产业、理邦精密等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普瑞金、华先医药等为代表的新锐企业在坪山落地。
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9.3万平方米,共分三期开发建设。目前,园区已汇聚超过100家生物医药企业,并在体外诊断试剂、智能医疗器械研发、高端介入性耗材、细胞治疗等生物医药细分领域集聚了科技优势,在引领科研技术创新、产业集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作为深圳医疗器械“总部引领区”和生物医药“产业引领区”,2021年,南山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216.91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在全市占比接近全市占比的1/3,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增加值接近全市占比的一半。南山区拥有众多高校及科研机构、生物医药领军企业、专业产业园区及检验检测、技术审评相关服务机构,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闭环,涌现出一批以创新为主的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企业,在疫苗、细胞与基因技术、原创新药、体外诊断、医学影像、智能化医疗设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聚集了迈瑞医疗、微芯生物、先健科技、健康元、惠泰医疗、中国生物、飞利浦、爱尔眼科等一批知名企业。
生物医药产业是龙岗区重点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产业规模超过140亿元,集聚了亚辉龙生物、美好创亿、尚荣医疗等160余家生物医药相关企业。规划建设中的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是深圳市“十四五”期间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打造的五大重点园区之一,是深圳市唯一以生物药为特色的产业园区,也是实现深圳在生物医药产业换道超车的主阵地。先导区整体规划用地面积近80万平方米,建设规模超200万平方米,以生物医药高端厂房为主,集研发办公、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实验室于一体,将围绕抗体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三大核心产业,外延打造AI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材料等配套产业,搭建“3+X”产业体系。预计2026年全部建成,可引进企业约300家,年产值约400亿元,带动片区形成千亿产值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光明区在高端医学影像、体外诊断、生命监护与支持领域具有强大的发展基础,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上、中、下游链条,发展后劲足。随着迈瑞科技、开立生物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落地,近年来产业规模飞速增长。在产业基础方面,拥有迈瑞医疗、卫光生物、康泰生物等行业龙头企业,同时依托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等创新载体,集聚了合成生物企业40家,占国内新成立合成生物企业近四成;在产业空间方面,高标准建设了卫光生命科学园、华南医谷等一批专业园区,提供高品质产业空间近40万平方米。其中,卫光生命科学园落户了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引进了抗体大分子药物CDMO平台和创新药CDMO转化基地;在创新生态方面,设立100亿元规模的科技金融专项资金,重点解决生物医药等产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
近年来,盐田区聚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吸引了一批生命健康行业企业扎根盐田,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其中,大百汇生命健康产业园是盐田区重点打造的生命健康产业示范园区。经过多年发展,园区已形成细胞与基因产业为主要赛道的生命健康产业链,拥有130余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其中细胞与基因企业占比超过七成,包括美年大健康、裕策生物、箐良基因、塞莱克斯等实力雄厚的生命健康企业,主要集中于体外诊断、生物技术、医疗人工智能等板块,覆盖生命健康领域多条产业链。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深圳福田区南部,由深圳园区和香港园区两部分组成。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空间主要集聚在深圳园区内。以合作区为平台,两地共享医药产业创新资源,形成深港协同发展的生动局面。当前园区已建设完成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二期工程。有数十家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企业和机构先后入驻,着重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核心攻关、科技成果中试转化、科技创新专业服务。下一步,河套合作区将规划建设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三期工程、深港开放创新中心、深圳国资国企产业创新中心、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等约20余万平方米专业园区空间。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