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四个关键词肇庆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日前,省十三次党代会吹响了奋进号角。肇庆将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奋力书写新篇章和好答卷。
广东(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四会大沙、鼎湖永安相关片区)。
文/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图/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日前,省十三次党代会吹响了奋进号角。肇庆将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奋力书写新篇章和好答卷。
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是新时******卷上的一道战略大题,肇庆积极落实省委部署,结合地方实际,抓紧四个关键词,推动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破局起势,并以大型产业集聚区为引领,带动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我们的确很满意,进场时已经七通一平,施工十分便利,节省了很多成本。”日前,在肇庆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科技产业园内,落户企业诚恳说道。这道出了肇庆产业园区的建设思路项目需要什么,则优先配置什么。
我国产业发展正处在转变方式的关键时期。产业园区要提高吸引力和承载力,用地、用能、环保、交通便利度等要素都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十三五”以来,肇庆一直在持之以恒推动相关工作,其中,肇庆新区蕞能反映这些年的发展。过去肇庆新区曾经是一片郊野,如今已经崛起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科技产业园、西江高新区(肇庆工业园)、临港产业园、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四座园区,成为肇庆招引优质项目的重要保障。在保护好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的基础上,肇庆超前谋划土地收储工作,近年来,鼎湖区和肇庆新区在永安镇共完成征地5.2万亩,清拆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同时,同步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七通一平”,把生地变熟地,有效保证项目用地需求。
围绕四个产业园区建设,鼎湖区和肇庆新区继续补强基础设施,譬如加强熟地储备、完善园区的支线路网等。除服务已落地企业外,也释放更多优质地块。路网下方则是规划好的排污管网等各类管线,联通两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超18万吨/日,可以同时服务四个产业园区生产、生活需要。永安镇还布局了粤电永安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当前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23年8月投产,将有效保障产业的绿电需求。
日渐完善的基础配套给肇庆更多发展可能不仅有利于吸引项目落户,地方还可以此为依托,“量体裁衣”谋划合适的产业。譬如肇庆新区利用临港工业园的港口、集中供热、冷链物流等综合优势,着力谋划发展食品饮料行业,并积极开展各类针对性的招商活动。
在去年以来的多场经济发展主题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均强调做好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配置和筑巢引凤的重要性。记者了解到,今年的专项债配置中,多地重点投放产业园区的基础配套和民生配套项目,有意识地谋划交通基础设施围着产业园区转。在绿电保障方面,我市围绕工业园区开展布局,在肇庆高新区着力推动大旺国能二期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加快动工,围绕德庆工业园区推动华海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两者合计装机容量196万千瓦,另有热电联产项目105万千瓦、一批园区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约128万千瓦的项目在开展选址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
基础配套完善的肇庆高新区产业园。
以省委的部署为引领,肇庆深入对接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着力引项目、强龙头、补链条、搭平台、聚集群,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
在龙头带动下,一批补链强链延链的项目加快集聚,使肇庆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程度日益提高,产业链条渐见雏形。肇庆新区紧抓机会开展产业链招商,着力推进光电产业集群发展。去年,奥士康肇庆项目正式投产,落户肇庆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科技产业园,贡献了可观的工业增加值。目前,其二、三期正在加紧建设中。在其影响带动下,一批深圳的光电项目随之落户,今年二季度以来陆续投产。
肇庆是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新兴热土,产业土壤日益丰厚,初步形成“龙头带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格局。肇庆高新区是火车头,其大旺产业园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是全省唯一属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特色产业园。小鹏汽车在2021年创造了超200亿元产值,肇庆高新区的优势企业加入其供应商行列,率先转型;宁德时代正准备投产,今年已向小鹏汽车交付PACK电池样品。两大龙头牵手,不仅仅做大了蛋糕,更利于聚合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提升全产业链优势。
市委、市政府鼓励各县(市、区)抓紧战略机遇,加强精准招商,通过外引内培,壮大肇庆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一县一园一主业”的发展布局。高要是中国小五金之乡和广东传统汽配产地,当前已聚集了嘉利车灯、鸿图科技等新能源汽车供应商。在去年底的全市工业园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高要汇报了“横向整合”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进一步推动汽配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形成“广佛肇整车+高要汽配”的产业发展格局,加速产业集聚发展,另一方面则引导五金企业加强与汽车零配件产业园互动融合,促进五金产业向高端集群化转化,加速形成汽配五金产业链条。
2021年,肇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4%,位列全省第三,同一年度,全市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85%,显示产业集聚带来的蓬勃活力。
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园生产车间。
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周边,肇庆高新区正抓紧建设麒麟湖周边路网及麒麟湖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在金利镇,西围涌、金盛涌河岸整治提升工程已基本完成人行道等工程建设,滨江公园已基本完成游乐场地建设在大型产业集聚区其他区域,相关的生活配套项目也在大力推进中。这些项目将改善区域的生活服务,满足居民的需求,确保区域的发展后劲。
产城融合是当前产业发展的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指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形成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肇庆新型城镇化发展分为长期和短期目标。中短期要坚持组团式发展,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主导、以融合为目标,加快构建中心城区“一江两岸三组团”发展格局。
三组团的“端州高要”“新区鼎湖”“高新区四会”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已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是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所在,同时面向珠三角枢纽机场临空经济区,有非常广阔的产业空间,人口呈加速集聚态势。肇庆市委、市政府部署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行动,加强生活配套、公共服务配套,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其中,金利、金渡、大沙、永安等重点镇在深化扩权强镇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未来市区的要求去规划建设,通过产业建设和城镇功能的“1+1”,努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载好梧桐树,还须提升软实力,才能引来金凤凰。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软实力的根本所在,大型产业集聚区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招商,落户的企业都具有浓烈的大湾区意识,服务、信用、环境,都是他们考察一个地方的细节。
4月15日,肇庆举行2022年首批产业招商项目“云签约”,11宗项目成功落地,肇庆湾区西部智慧化产业园项目是签约的项目之一。该项目将落地肇庆新区,除了肇庆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打动企业家的还有肇庆的营商环境。在其招商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接沟通,每逢企业考察,相关市领导全程陪同,跟踪了解企业需求并快速回应,特别是为了优选配套成熟的熟地,在未正式签约时,肇庆新区已着手开展地块平整工作。肇庆的效率和诚意深深打动企业负责人,坚定了投资信心。
当前,肇庆认真落实省委部署,深化供给侧改革,坚持改革创新,继续把营商环境作为中心工作来抓,重点围绕市场环境、政务环境、资源要素、法治环境、人文环境五方面推进改革优化措施,力争“营商环境走在全省头部方阵”。
对落户肇庆的企业,肇庆通过各个专班提供全流程服务,并通过“一企一策”加快推动其建设。譬如针对宁德时代项目将试产,开展“量身定制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以定向、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在用地方面,探索对不同项目进行“分门别类”管理,按照不同的用地政策进行申报,协助项目尽快落实用地等。
肇庆市“一窗通办”审批服务全面推进,力争营商环境走在全省头部方阵。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9月2日肇庆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肇庆市疾控中心提醒 来肇人员要积极配合
关于调整南岸城区临时管控范围及管控措施
高要区近5000名党群干部筑牢抗疫“红色防
9月3日22时西江大桥南解封进出城车辆正常
肇庆多地学校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气化西江”首艘LNG单燃料动力罐装水泥
央企肇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共促肇庆
暖心送考 温馨护航 高要“点对点”闭环护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