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19肇庆市产业园区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824.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19肇庆市产业园区投资前景研究报告.pdf
824.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19肇庆市产业园区投资前景研究报告.pdf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 2019肇庆市产业园区投资前景 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编制 网站网址:/reports/ 前 言 Introduction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广东珠三角九市重点推动大型骨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广东珠三角九市重点推动大型骨 干企业和特色优势企业的加工制造环节、大型骨干企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增资扩产及转型升级项 干企业和特色优势企业的加工制造环节、大型骨干企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增资扩产及转型升级项 目、珠三角主导产业的配套企业、拥有较稳定国际市场份额的加工贸易企业和省属国有企业拟投 目、珠三角主导产业的配套企业、拥有较稳定国际市场份额的加工贸易企业和省属国有企业拟投 资建设的工业项目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 资建设的工业项目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 目前,广东珠三角产业园发展也发展迅速并逐步完善,数据显示,2018年广州有多达107个 2018年肇庆市新开发及盘活工业园区用地10.3平方公里,新建成及盘活改造通用厂房181万 产业园,深圳超200个产业园区,东莞工业区(含产业园/工业园)293个,佛山村级工业园区1025 平方米,其中科技孵化器面积91万平方米。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项目74个,计划投资总额363 个等等。未来产业园区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将是粤港澳大湾 亿元。高要、广宁、封开产业转移集聚地被认定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 区产业园区的一个“黄金时代”。 01.产业园概况 产业园的定义 CONTENTS 产业园的分类 产业园的功能 产业园的规划 产业园的开发 目 产业园的管理 02.粤港澳产业园现状 录 粤港澳大湾区总体情况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概况 长三角PK粤港澳产业园 粤港澳产业园竞争格局 珠三角城市产业园现状 03.肇庆产业园开发环境分析 肇庆市概况 经济稳中求进 CONTENTS 民营经济贡献率超六成 人口增长平稳 政府频发政策支持 六大传统产业贡献率超六成 目 高科技、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近四成 招商引资扎实推进 录 04.肇庆产业园发展现状分析 肇庆产业园区发展战略 肇庆产业园区新格局 肇庆产业园区现状 肇庆工业园区现状 产业转移工业园现状 现代农业产业园现状 肇庆产业园发展优势 肇庆产业园发展痛点 CONTENTS 05.肇庆重点产业园分析 六大产业发展平台 肇庆新区 肇庆工业园 目 德庆南药产业园 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录 肇庆大数据云服务产业园 06.肇庆产业园重点产业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 先进装备制造业 节能环保产业 07.肇庆产业园四大发展趋势 CONTENTS 肇庆新区建设将加速 产业园向三大方向转变 差异化定位 差异化服务 打造升级版孵化器/加速器 目 08.附录 附录一:肇庆产业园区一览表 录 附录二:肇庆现代农业产业园一览表 产业园概况 01 中国产业园包括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工 业小区、技术示范区等。 01 行业概况 PART ONE 01 产业园的定义 根据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园区设立和建设情况, 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对产业园区可做出这样 高新技术 工业园 的定义: 产业开发区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 手段,划出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策 经济技术 开发区 ,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聚 特色工业 小区 …… 集大量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 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 技术示范区 分工协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包括各类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工业小 区、技术示范区等。 PAGE 8 01 产业园的分类 产业园可以分类为综合性产业园、单一型产业园以及复合型产业园。 单一型产业园 单一型产业区产业门类比较单一,该 类型的典型案例为始建于1980年的台湾新竹 科学工业园。 复合型产业区产业功能比较多样, 综合型产业园区产业门类较 较好地解决了职住平衡问题,该类型的典 多,该类型的典型案例为新加坡裕廊 工业园。 b 型案例为位于苏州市东郊的苏州工业园。 裕廊工业园根据产业性质的 苏州工业园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 不同,分3个梯度布置:东北部离城区 府合作投资的项目,园区基本形成了以微 a c 较近处规划为新兴工业和无污染工业 电子及通讯、精密机械、生物制药为主导 区,重点发展电子、电器及技术密集 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园区在大力发展产业 型产业;中部为轻工业和一般工业区; 的同时,也加强了生活居住等配套设施建 沿海相对独立的西南部规划为港口和 设以及人居环境的优化。 重工业区。 综合型产业园 复合型产业园 PAGE 9 01 产业园的功能 产业园的功能包括资源聚集功能、企业孵化功能、技术渗透功能、示范带动功能以及外围辐射功能。 资源集聚功能 企业孵化功能 技术渗透功能 示范带动功能 外围辐射功能 资源的集聚主 产业园区具有对新技术 产业园区的渗 产业园区在技 产业园区的辐射功 要表现在人力资源集聚、 成果、科技小企业及科 透功能主要表现在三方 术产品、技术工艺和组 能主要表现在:一、通过向 财务资源集聚、物力资 技创业者的孵化培育作 面:新技术向传统产业 织结构等方面的创新将 传统企业转移产品,提供先 源集聚、信息资源集聚、 用,并使其逐渐成熟起 渗透;新技术向相关产 对区域外企业或其他经 进设备等方式促进地方传统 组织资源集聚、政策资 来参与市场竞争的功能。 业渗透;新技术向社会 济组织产生积极影响和 产业改造升级;二、能促进 源集聚等方面,之所以 其他领域如文化、教育 带动作用。 地方商业、交通、科技、教 有这种集聚功能,是因 、日常生活等领域的渗 育、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有 为产业园区具有特殊的 透。 利于扩大劳动就业机会。 社会支撑环境。 PAGE 10 01 产业园的规划 产业园规划 产业园的规划主要分为 发展战略→发展定位→产业 定位→产业布局→产业升级 → 经营管理。这每一步都不 可缺少,且要科学规划。 PAGE 11 01 产业园的开发 目前,产业园的建设开发模式主要分为政府主导模式、企业 主导模式、政企联合开发模式3类。 政府主导 企业主导 政府主导模式由政府统筹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负责园区内道路、 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物流园区招商引资。 模式 模式 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由企业依托于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品牌影响力, 吸引上下游产业及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聚区。 政企联合开发模式是上述两种模式的整合,通过政府与主导企业 政府、企业 联合开发 之间协调,共同推进产业园区的开发与建设。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PAGE 12 01 产业园的管理 产业园典型管理模式有三种:行政主导型管理模式、企业管理 型模式、混合型管理模式。 行政主导型 企业管理型 ➢ 行政主导型:产业园管理主体为政府,在园区内设立机构 “管委会”, 园区内的规划、项目审批、税务、工商、劳动关系、公共安全等政府职 管理模式 能由管委会进行管理。 ➢ 企业管理型:以企业作为产业园区的主要开发方及管理者,组织产业园 区内的运作,并承担部分政府职能。 混合型 ➢ 混合型管理模式:是目前更为常见的管理模式,政府与企业同时参与产 业园区的建设、运营,双方各司其职、相互合作。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PAGE 13 粤港澳产业园概况 02 产业园区是培育科创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未来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将是粤港澳大湾 01 行业概况 区产业园区的一个“黄金时代”。 PART ONE 02 粤港澳大湾区总体情况 粤港澳大湾区占全国GDP10% 以上,但人均GDP仍显著低于世界三大湾区。2018年粤九城 人均GDP远低于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内地九城中广深珠人均GDP远远领先,相对偏远的江门、 肇庆人均GDP仍处于较低水平。 城市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 GDP总量(亿元) 人均GDP (万元) 香港 1,107 748.25 28453亿港元 35.8万港元 澳门 33 66.74 4403亿澳门元 66.7万澳门元 广州 7,434 1,490.44 22,859 15.5 深圳 1,997 1,302.66 24,222 19 珠海 1,736 189.11 2,915 15.9 佛山 3,798 790.57 9,936 12.8 惠州 11,347 483 4,103 8.5 东莞 2,460 839.22 8,279 9.9 中山 1,784 331 3,633 11.1 江门 9,505 459.82 2,900 6.3 肇庆 14,891 411.54 2,202 5.3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香港和澳门有关数据分别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 府统计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提供。 PAGE 15 02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概况 产业园区是培育科创产业、促进 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 重要载体.作为产业发展重要引擎的产 业园区,势必迎来如火如荼的发展机 遇,也势必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未来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发展中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将是粤港澳 大湾区产业园区的一个“黄金时代”。 PAGE 16 02 长三角产业园PK粤港澳产业园 指标 长三角产业园 粤港澳产业园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 26 长三角以三省 市的广大区域,面积雄踞中国 区域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九 三大经济区之首。 城组成的城市群。 4 长三角 大主要省市中,上海、浙江、江苏产业 重点引擎城市广州、深圳、香港依靠各自独有优势在湾区内势 3 产业现状 定位基本趋于一致,而安徽又志在承接 大省市 均力敌。 的溢出产业,区域内竞争巨大 深圳(创新科技)、广州(综合######通枢纽、高等教育人力资 源中心、总部经济聚集地)、东莞(先进制造业中心)、惠州 产业结构 以金融、智能制造产业为主 (科技成果转化地)、珠海(仓储物流业)、佛山(智能制 造)、中山(先进装备制造)、肇庆(新能源汽车)、江门 (轨道交通装备)等 2 9 区域产业特点 区域产业同质化严重 粤港澳大湾区的 区 市,各具优势 集中于国控园区,国企改革影响大,而民营企 民营园区专业化,市场活跃,区域间产业园区百家争鸣。粤港 产业园区区别 业受制于各地土地政策差异,无法舒展拳脚 澳大湾区更注重生态招商,看重企业对于产业生态的帮助。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PAGE 17 02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竞争格局 “2018粤港澳产业园区大会”于2018年9月20 日,在深圳召开。主题围绕改革开放40年,粤港澳 大湾区打造国际科创中心”展开。会上还公布了 “2018年度粤港澳产业园区运营商10强”、 “2018年 度粤港澳产业园区金项目10强”和 “2018粤港澳人气产业园区运营商10强”三个榜单。 2018 10 2018 10 粤港澳人气产业园区运营商 强 2018 10 年度粤港澳产业园区金项目 强 年度粤港澳产业园区运营商 强 排名 园区 序号 园区 序号 园区 1 —— 1 招商蛇口 蛇口网谷 招商蛇口 1 星河产业集团 2 深圳湾科技 2 深圳星河WORLD——星河产业集团 2 全至产业 3 —— 3 天安数码城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深圳湾科技 3 时代地产 4 —— 4 星河产业集团 天安云谷 天安骏业 4 碧桂园 5 —— 5 深圳科技工业园 金地威新软件科技园 金地商置 5 中粮地产 6 —— 6 中集产城 中集智谷 中集产城 6 红海环球控股集团 7 —— 7 华发城市 金融基地 深圳科技工业园 7 中山国家健康基地 8 —— 8 碧桂园 珠海智慧产业园 华发城市 8 雅居乐 9 —— 9 金地商置 宝能科技园 宝能集团 9 广钢置地 10 —— 10 佳兆业 香港科技园 香港科技园公司 10 万科产城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PAGE 18 02 珠三角城市产业园概况 珠三角地区主要包括广州、深圳、佛山、 中山、惠州、东莞、珠海、江门、肇庆等九市, 土地面积54763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0.5%。改 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地 区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2000年后,珠三角地 区更是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人口集聚蕞多、创新 能力蕞强、综合实力蕞强、经济蕞发达、城镇 化程度蕞高的城市群。 珠三角产业园发展也逐步完善,数据显示, 2018年广州有多达107个产业园,深圳超200个 产业园区,东莞工业区 (含产业园/工业园) 293个,佛山村级工业园区1025个等等。 PAGE 19 肇庆产业园区开发环境分析 03 产业园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的发展。本章从经济、人口、政策、产业发展需 行业概况 01 求、产业定位要求、招商政策等解读了肇庆产业园区开发环境。 PART FOUR 03 肇庆市概况 肇庆市(各区县市)经济、人口、面积一览表 地区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常住人口(人) 面积(平方公里) 肇庆市 2110.01 4151700 14891 端州区 391.54 509400 152.3 鼎湖区 108.44 178900 552.39 高要区 400.44 796000 2206 广宁县 146.65 444800 2458.15 怀集县 223.36 853400 3573 封开县 150.78 417100 2723 德庆县 133.68 358700 2257 四会市 375.21 497300 1258 高新区 153.37 96100 96.7 注:1、端州城区=市直+端州。2、地区生产总值和常住人口数量为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 数据来源:肇庆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PAGE 21 03 肇庆经济稳中求进 近年来,肇庆经济保持平稳增加,自2015年以来,肇庆GDP增速也逐年加快。三产增加值中,第三产业占比接 近一半,贡献率仅38.6%,不如第二产业增加值774.65亿元,贡献率却达到51.1% 。实体经济稳步提升。 2018年肇庆市头部、二、三产业GDP 占比情况 2014-2019上半年肇庆生产总值及增速趋势图 总量(亿元) 增长(%) 2500.0 12% 2201.8 16% 2100.6 10.0% 1984.0 2110.0 10% 2000.0 1857.6 8% 49% 1500.0 7.0% 5.2% 6.6% 6% 980.09 5.1% 1000.0 4% 35% 3.2% 500.0 2% 0.0 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年h1 头部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数据来源:肇庆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PAGE 22 03 民营经济贡献率超六成 据不完全统计,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0% 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和投资,70% 以上的税收,75% 以上的新增就 业和95% 以上的市场主体。在2018“肇庆金秋”经贸洽谈会上,肇庆市共签约项目72宗,计划投资总额1151.3亿 元;动工项目65宗,计划投资总额1100亿元;投产项目56宗,计划投资总额276.3亿元。这届经贸洽谈会的投资 规模和项目质量均为历届之蕞,其投资主体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 GDP和投资 税收 新增就业 市场主体 60% 以上 70% 以上 75% 以上 95% 以上 PAGE 23 03 人口稳步上涨 近年来,肇庆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通过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持续提升人居环境, 通过完善便民政务服务,让市民生活、投资、创业更便捷,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创业者到肇庆落户安居,共同为肇庆 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2018年肇庆市全市常住人口411.5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6.78% 。 2014-2018年肇庆市人口及城镇率趋势图 人口(万人) 城镇率 450 415.17 60% 403.58 405.96 408.46 411.54 400 50% 350 300 45.16% 46.08% 46.78% 47.76% 40% 250 30% 200 150 20% 100 10% 50 0 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数据来源:肇庆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PAGE 24 03 人口稳步上涨 根据 《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 (2017-2030年),肇庆被确定为全省11个大城市之,计划到2020年全市人口规模 为100~500万人。甚至连四会、怀集、广宁、封开、德庆都被确认为小城市。 在 《肇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 2030年)》 (草案)中,披露2020年肇庆 常住人口力争达到435万人,城市集中建 设区人口123万人,而到2030年,肇庆市 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490万人,其中,城 市集中建设区人口规模控制在192万人, 这意味着未来的十二年,肇庆需要吸引 82万人。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PAGE 25 03 政府频发政策支持 粤港澳 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 2019 2 年 月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 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按照“三步走”的安排,携手港澳有力有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头部步, 到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步,到2022年,粤港澳大 《关于贯彻落实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2019 7 年 月 湾区基本形成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 的实施意见》 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第三步,到2035年,粤 港澳大湾区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进一步明确我省今后三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确保到 2019 7 年 月 2018-2020 2020 ( 年)》 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广东省 广东省、深圳市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 2019 3 年 月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含港澳台,下同)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缴纳的个人所 《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 2019 6 15% 年 月 得税已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的 计算的税额部分,由珠三角九市 政策的通知》 人民政府给予财政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措施指出积极服务大湾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及时总 广东省公证行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十条措 结推广公证行业服务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自贸区的宝贵经验, 2019 5 年 月 施 继续扩大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激活优化事业体制公证机构,以创新的机制、 创新的做法服务大湾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PAGE 26 03 政府频发政策支持 肇庆市 关于印发 《肇庆市招商引资鼓励办 通过各种渠道向本市提供真实的项目投资意向、协助我市与投资方直接联系、在项目洽谈中起到实质性促 2017 2 年 月 法》的通知 成作用,并将具有投资意向的投资方引荐到我市实现项目落户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奖励。 366” , 肇庆市实施工业发展“ 工程五年重点培育打造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三大千亿产业集群作为建设珠三角枢纽门户 2017 4 年 月 (2017—2021 ) 2021 , 50 10 , 100 5 年行动方案 城市的核心支撑。到 年末力争引进投资额超 亿元企业 家以上超 亿元企业 家以上。 肇庆市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和扶持暂 开展科技研发。围绕肇庆市重点发展领域的前沿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地方支柱产业核心 2017 12 年 月 行办法 技术等开展研发,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为全市乃至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支撑。 为进一步优化肇庆市亲商、安商的投资环境,向重大项目投资者提供工作、生活等方面优质高效的服务, 2018 7 年 月 肇庆市大项目投资者绿卡管理办法 增强大项目落户我市的吸引力,推动肇庆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特为满足条件的投资者提供“大项目投资者 绿卡”。 着力引导企业重点投向消耗低、用地少、效益高的优质项目,优先扶持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增 肇庆市工业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 2018 7 年 月 资扩产项目,重点扶持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培育)企业、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骨干(培育)企 扶持办法 业及我市(肇庆高新区)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重点企业。 支持肇庆市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行业组织等运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孵化载体,促进传统产业的 2018 11 年 月 肇庆市科技孵化育成载体扶持办法 技术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 肇庆市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税收负担,降低企业用 肇庆市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 地成本,降低企业社会保险成本,降低企业用电成本,降低企业运输成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 2018 11 年 月 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制度######易成本,支持工业企业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利用率,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大重大产业项目支 持力度。 366” 1133” 以工业发展“ 工程,创新驱动发展“ 工程为抓手,持续开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实体经 肇庆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 济,培育创新动能,加快建设具有肇庆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支持新建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 2019 5 年 月 展的实施方案 件创新平台,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认定的省级创新平台,积极向省申请从现有的省级产业创新平台资金中 优先给予建设补助。 15 10 对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认定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 万元、 万元的奖励;对通过省 肇庆高新区专利资助试行办法(修 2019 5 8 5 年 月 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认定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 万元、 万元的奖励;对通过市知识产权试点 订) 3 企业认定的企业,一次性给予 万元奖励等。 PAGE 27 03 政府频发政策支持 肇庆各区市县政策 《四会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加大“以商引商”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我市招商工作,按照 《四会市招商引 2018年2月 见》 资鼓励办法》,对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作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给予奖励。 对通过本级、肇庆市级、省级(国家级培育单位)和国家级孵化器认定的分别给予25万 四会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2019年2月 元、50万元、100万元和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通过认定的本级、肇庆市级、省级和 管理办法 国家级众创空间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40万元和80万元一次性奖励。 四会市专利申请费用补助办法(第 专利申请补助金为市政府在市财政年度预算中设立的专项资金。根据当年全市专利授权 2019年6月 三次修订) 情况从市科技三项经费中提取足够经费作为专利申请补助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 《关于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的若干意见》 (粤府〔2015〕 怀集县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管 2018年7月 66号)精神,帮助中小微企业及时获得金融机构续贷支持,防止和化解中小微企业资金 理办法 链断裂风险,县政府决定设立“怀集县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资金”。 实行工业用地出让蕞低价标准。对符合产业转移园产业发展规划、列入 《广东省产业结 2018年10月怀集县扶持外资企业暂行办法 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用地集约度高的工业项目,允许按不低于我县土地等别相对 应的工业用地出让蕞低价标准的70%确定土地出让底价。 对获授权的国内发明专利,专利权人为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每件补助3000元;对通 怀集县知识产权专项补助资金管理 2019年5月 过依法依规、转让获得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事业单位,在按国家有关法规办理著录事项变 办法 更后,每件转入的发明专利补助3000元等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PAGE 28 03 产业发展四大优势 肇庆市产业发展优势: 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常态化开展“暖企行动”;“规下”转“规上”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启动 业企业47家;完成工业投资734亿元;四大工业主 导产业实现增加值234亿元,增长2.5% ;出台支持 全面实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行动 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新经济、 计划;市属国有关停企业全部出清; 新业态蓬勃发展;全市景区接待游客3300万 推进租售并举住房制度改革;打好降 人次;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 低企业成本“组合拳”;全面落实 45.2% 。 “营改增”扩围政策。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100项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96.71亿元,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09%,其中51项省重 全面落实珠三角(肇庆)国家自主创 点项目完成投资计划128%,完成进度居全省 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肇庆高新区 第2位;强化融资用地等要素保障,争取各类资 制定实施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 金呈现爆发式增长;新获批建设用地3万亩,实 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大 力实施“西江人才计划”。 际供地超过4.3万亩,盘活闲置土地3000亩,清 理拆除违法建筑38万平方米。 29 PAGE 29 03 六大传统产业贡献率超六成 上半年,肇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2.50亿元,同比增长6.5%,比一季度回落2.0个百分点。纺织服装、 食品饮料、家具制造业、建筑材料、金属制品业、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等六大传统优势产业是拉动增长重要力量, 占比为44.22%,增长9.3%,对全市规上工业的贡献率为
GB T 32610-2016_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_高清版_可检索.pdf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