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转移特别贡献奖)
肇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是国有华侨农场,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高新区,享有地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2002年上半年迁园到大旺正式挂牌运作,2004年7月被省政府确定为广东省吸收外资重点工业园区和广东省山区吸收外资示范区,2010年9月成功升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全省仅有的7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八年时间,从农场的田野荒地发展到初具规模的现代工业城,肇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广东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发展典范。
八年间,园区承接了超过500家企业逾千亿元的投资;生产总值增长25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51.8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了28.2倍。2005年以来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连续5年在全省69个省级开发区中名列头部,至目前止,肇庆高新区已累计引进各类工业企业600多家,其中已投产近300家;合同外资70多亿美元,吸收内资近1000亿元; 2008年更是一举竞得广东省首批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并在当年全省产业转移园考核中位居首位。
其中,(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期规划建设9平方公里,至2008年底已全部开发完毕,正式投产企业106家,承接劳动就业人数7万人,今年1-10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24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金属精加工和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9亿元,占园区总量的80%;实现工业增加值56.2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工业税收4.6亿元,同比增长4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约为0.524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园区在2008年度全省产业转移园“双转移”目标责任考核中名列头部、2009年度位居前三。是目前省内发展速度蕞快的工业园区之一。
现在,园区已投产企业300多家;合同外资70多亿美元,实际吸收外资30多亿美元和内资1000多亿元;世界500强企业韩国现代集团、韩国SK集团、美国财富500强企业美国LP集团、亚洲蕞大的铝材生产商亚洲铝业集团、亚洲蕞大的中医药企业中恒集团、央属企业中国国电集团、全球三大铝银浆生产商之一日本东洋铝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落户,初步形成了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四大主导产业。目前园区已经成为全国蕞大的新型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金属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以及国家火炬计划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
其中韩国SK集团汽车改性塑料为代表的新材料领域;东洋铝业生产的太阳能基板材料铝银浆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以风华高科在建的国内首屈一指的软磁体生产基地和配套产业链为主的电子信息领域;以及集研究开发、药品生产、教育培训、医药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开放性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在基因工程药品、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迅速形成产业能力。一大批全国蕞大乃至亚洲领先的产业项目迅猛发展。
园区以持续创新为目标,设立总额为1亿元的科技发展基金,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企业在区内发展;大力推进科技服务体系和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创业服务中心有希胜科技、新旺担保、恒旺投资、永辉评估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落户,并正在争创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已有中导光电、优镁佳等企业进驻,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并完成“数字化高新区”一期工程建设,建成政府信息网、中小企业服务网、人才服务网,及时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种信息。
同时,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以项目和研发机构为载体,重点引进研发、创业型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现有来自海外的高层次人才32人,硕士、博士1272人,本科18607多人,全区从业人员有31.7%达到大专以上学历,从根本上改变了地区发展的人力资源结构与层次。
作为肇庆承接国际国内高端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和重要传接地,聚焦价值链高端、全产业链配套、综合布局规划、促进产业积聚,以面向未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柱,肇庆高新区瞄准世界前沿,积极打造的综合性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对周边地区产生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我省实施“双转移”和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
肇庆高新区的跨越式发展,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近两年省委书记汪洋五次到园区视察工作,寄语肇庆高新区争当全省产业转移园的典范,并对该区提出了“尽快实现年产值5000亿元”的期望。未来的肇庆高新区,将以建设世界一流园区为目标,力争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和代表先进产业集群的现代工业城。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详细]
优雅LADY GAGA?你能想象曾穿出位生肉装的她身穿白色公主裙…[详细]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