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产业发展分析(蕞终版)
小组成员: 莫少聪 谈定好 吴洁娣 刘美叶 张梓豪 范钰超
肇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区 位优势明显,民风淳朴,文明法治蔚 然成风。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地跨珠江的主 干流--西、北江流域。 东部和东南部与佛山和江门两市相邻,西 南与云浮市相接,北部和东北部与清远市毗邻, 西临广西壮族自治区。
资源状况: 1. 江河以西江为主,蕴藏着宝贵的水力资源。 2. 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3. 土地肥沃,土地、农林资源丰富。 4. 林木繁茂,动植物资源丰富。 5. 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 交通网广布: 西江、北江水道,高速公路,铁路,水 路,航空运输在肇庆高新区及周边地区交织成 网,对外交通联系十分便捷。 发展状况: 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 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中国创建文明城市先 进城市和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等称号,有“中国 砚都”之称。
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产业结构类型 主导产业发展状况
2013年肇庆市头部产业稳定增长。 第二产业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91.10亿元,呈两位数 增长,占GDP的比重为47.7%,对GDP的贡 献率达65%,拉动GDP增长7.5个百分点。 2013年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提高; 消费市场稳定,房地产市场增长较快。
总结,肇庆市的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从 头部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变为第三产业作为主导产 业,到现在的第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这同时是产 业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
2013年肇庆市三次产业结构为: 15.8:47.7:36.5 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的分类,第二产业在 肇庆市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蕞大,头部、三产业 占的比重比较小。
所以,至2013年,肇庆市的产业结构类型是 鼓型结构。属于工业化中期的结构。
但是,产业结构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由上面 生产总值的构成图表以及下表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 来,肇庆市的产业结构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产 业结构转型,优化升级的结果。
肇庆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日趋 合理,重化工业、支柱产业、高技术和先进制 造业等,在全市工业作用增强,内源性经济日 渐增大。
①肇庆工业进入重化工业主导时期。
②规模以上工业中的中小型工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③工业行业较为齐全并逐步向五大行业集聚。 ④非公有制工业已经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 要推动力。 ⑤中心区板块是规模以上工业的主要集中地。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① 三大需求(消费、投资和出口):
a. 投资增长较快,总额首超千亿。 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07.78亿元, 首次超过千亿,增长2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① 三大需求(消费、投资和出口):
b. 消费稳步增长。 2013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12亿 元,同比增长13.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① 三大需求(消费、投资和出口):
C. 进出口增长总体良好。 2013年累计完成进出口70.17亿美元,同比 增长10.5%,增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海关数)
② 三大供给(资源、劳力和资本) a.自然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已找到各类矿 产60 多种,探明储量的矿产50多种,其 中,黄金产量占全省的80%,是广东黄 金之乡。 被誉为“广东绿”的广宁玉石、四 会的石膏矿、广宁和四会的瓷土矿产资源 等都远近闻名。
② 三大供给(资源、劳力和资本)
目前肇庆还处于人口红利发展期,不 算太逊色。 第二产业从2006 年的453.23 亿元增 长到2010 年的1450 亿元,五年年均增长 约30%,很多企业依然以劳动密集型企业 为主,对劳动力需求较大。
由前面的三大需求的投资中可知,固定 资产投资近年来快速稳定增长。
③ 经济增长质量整体向好。2013年全年 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0.75亿 元,增长16.3%。 ④ 科技:科技投入加大,新型工业化规模 进一步壮大。2013年,全年完成工业 技术改造投资48.36亿元。 ⑤ 社会制度:落实中央一号文精神,有 效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2013年新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252家,带动农户14万 户,占全市总农户数的16.5%。
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第 三产业拉动。且其中在第二产业中,工业贡献 率占61.1%。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对传统产业还存在相当 大的依赖性。
① 从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来看,结构性矛 盾突出,结构层次低,发展滞后。
a. 头部产业:人口激增和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造成农业生态破坏严重。 b. 第二产业:过分依赖经济总量增长,导致一 些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增长过快。 c. 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且比重偏小, 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大,且大都是易于造成环 境污染的产业。
② 从产业结构的完整性看,环保产业、节能 产业、绿色产业和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不 足。
③ 从产业的技术进步情况看,产业整体技 术水平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不足。尤
从短期来看,丰富的矿产资源、密集的劳 动力是肇庆市发展的动力。但随着肇庆市经济 的发展,资源供应短缺与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 将会日益凸显,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出现的不协调现象,肇 庆市的发展要改变传统经济发展的思维和模式。
解决方法 ——产业 结构调整 ①②
① 稳定和加强头部产业的基础地位,提高第 一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常规技术与生 物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资源更高层 次、更高效益的开发。
②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步伐,注重第三产业 的生态效果。
主要是运用现代化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对传 统服务业进行改造,大力发展信息服务、金融保 险、资讯服务和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以此带 动服务业规模的增加与整体水平的提高。
解决方法 ——产业 结构调整 ③
③ 第二产业仍是拉动肇庆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a. b. c. d.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打造循环经济工业园 。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结构调整与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相结合。 积极发展和支持环保产业、节能产业体系。
一、循环经济要求产业结构合理化。 二、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高级化。 三、按照环保和绿色标准调整企业结构。
区域的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共同作用下进行 的,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应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从而引导区域产 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每个区、市都应有明确的定位,以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寻 求本区域有条件发展的产业,这不仅是未来肇庆协调发展、功能分工 的客观需要,也是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