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高新区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
作为肇庆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肇庆高新区也是肇庆落实“双碳”目标的主阵地,绿色低碳产业已集聚成势,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近年来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绿色能源产业,高水平推进绿色园区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争当落实“双碳”目标的示范标杆。
近年来,肇庆高新区牢牢把握国家高新区的“高”“新”定位,将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新型储能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大力谋划建设肇庆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积极打造全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重要基地、国内一流动力和储能电池制造基地。
先后引进小鹏汽车、瑞庆时代两家龙头企业以来,肇庆高新区围绕这“双龙头”链主企业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成功引育了动力金属、爱机汽配、百汇达新材料等一批优质产业链配套企业,近3年已招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项目48个,计划投资额约200亿元。
目前,肇庆高新区已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超80家,涵盖汽车整车制造、三电系统制造、空调座椅系统等其他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改装膜等汽车后市场、产业链配套设备制造、技术服务等产业领域,已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中游主导环节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及无人驾驶等领域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初现雏形。
瑞庆时代自落户肇庆高新区以来,充分发挥了“榕树效应”,吸引带动铭利达、粤海智慧储能装备园等一批储能电池上下游企业的陆续进驻。加上该区原有的国能(肇庆)热电有限公司、肇庆大旺电力热力有限公司和理士电源等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截至目前,肇庆高新区已有新型储能特色产业上下游企业56家,涵盖新能源电池材料、隔膜、集流体、结构件、装备等领域,储能产业集聚区已初步成形。
与此同时,肇庆高新区积极引进和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市场前景广和就业潜力大的工业项目,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金属新材料为主导,生物医药、健康食品、商贸物流为辅的“3+3”现代化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并且,肇庆高新区拥有一批特色鲜明、配套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整体呈现了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多点突破,高技术新兴产业集群率先带动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持续扩容,科技创新成果喷涌迸发,科技创新资源不断集聚的局面。
近年来,肇庆高新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立足能源利用、基础设施、绿色产业等多个领域,大力推进高水平绿色园区建设。
突出“无废园区”建设新理念,围绕打造蒸汽供应链、循环经济产业生态链,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向清洁生产、智能化转型升级。基于集中供汽的优势,链主企业纷纷落户园区,实现增资扩产,并吸引众多下游企业布局。高新区600多家企业产业协作程度日益加深,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达75%。
依托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肇庆高新区打造出全国首个园区级“智慧能源管理与碳排放管理平台”,形成“企业-区-市-省”四级能源管理体系,不仅为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调控打下坚实基础,也为“云碳贷”等区内绿色金融创新提供独立数据支撑。该平台自运行以来,已接入200多家企业,占全区规上企业比例超过80%。基于该平台大数据,肇庆高新区分析出区内120多家企业存在显著的节能优化空间,年潜在节电量约6600万度,年潜在降低碳排放约3万吨;存在降费空间企业119家,总降费收益约2800万元/年。区内山鹰纸业、理士电源等用能大户根据分析结果实施节能改造,安装光伏发电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节能降碳成效。截至11月30日,共有在运行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121个,总装机容量22.9万千瓦,发电量约1.9亿千瓦时,预计全年发电量超2亿千瓦时。今年新增并网项目46个,总装机容量4.74万千瓦。山鹰纸业沼气发电项目顺利并网,该项目将污水处理工段中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发动机上,年发电量约4800万千瓦时。
以碳账户为核心的“1+N”碳金融服务体系改革,也为肇庆乃至全国各地产业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样本。截至今年10月,肇庆高新区已推出“云碳贷”“云碳担”“云碳贴”“人才贷”等多款产品,为全区120多家企业提供43亿元融资额度,年均为企业节省利息高达1510万元。
在公共机构管理上,肇庆高新区也积极作为,在肇庆市率先推动全区所有在册公共机构完成节约型机关创建,推广“公共机构AI能云控”应用管理,对全区43家独立核算的公共机构的能耗情况实施精细的监测、管理、应用等数字化治理,为公共机构开展精细化节能目标管理、推动节能减排工作高效运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助力全区公共机构实现能源管理数字化转型。
迈进“十四五”以来,肇庆高新区积极构建各类政策指导与方案实施的协调协同机制。围绕产业、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物流、建设等重点领域,相应出台一批推动碳达峰有效行动的实操性政策措施,已分步编制完成《肇庆高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物流等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并配套出台与节能循环经济、整区屋顶光伏、新型储能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充电设施、高企培育等相关的系列政策措施文件,以政策措施促进方案落实,推动形成有效的政策预期和导向,保障碳达峰实施方案有效执行,为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悉,在肇庆市委、市政府以及广东省、肇庆市发改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6月起,肇庆高新区经肇庆市发改局组织指导,积极开展申报省级以上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工作,并于11月1日已成为省头部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园区,在“园区类”评审中得分排名头部。
此次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是肇庆高新区积极落实“双碳”目标,促进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的又一硕果。接下来,肇庆高新区将通过构建园区能源互联网数字化新基建基础,充分规划、建设并整合园区内多种能源资源,将领先的能源监测与优化调控技术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打造园区“双碳”目标管理与智慧能源应用服务,加速培育能源互联网创新产业生态,推动园区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
焦作高新区“双创”特色载体建设再造发展新优势启示
累计授信额度9.54亿元!“企业创新积分制”助力天津高新区企业拥抱资本市场
广州开发区出台广东首个“二次创业”政策措施
平顶山高新区沙河产业园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榆林高新区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再创新高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 电子邮件:请将“#”换为“@”)
阿拉善高新区、乌兰布和示范区:以时不我待的干劲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国家高新区增至168家(附名单)
郑州高新区双湖科技城 绘就“西美”宜居宜业新画卷
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珠海高新区将这样发力
沈抚新区成为全国首家改革创新示范区
国家高新区增至168家(附名单)
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珠海高新区将这样发力
沈抚新区成为全国首家改革创新示范区
亮眼!珠海高新区这份“成绩单”发布!
2018年合肥高新区财政总收入统计出炉
临沂高新区罗西街道重点项目建设成高质量发展引擎
中国药谷持续擦亮中药文化金名片
“碳”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新技术赋能双碳产业发展大会举办
2023中关村论坛“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论坛”举办
国内首个元宇宙产业专利池启动并实现首批专利开放许可
创业
潮品
研报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