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高新区:建设有高度有热度有温度的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科技新城
天铭新能源科技公司员工加紧生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小鹏汽车完成产值超300亿元,成为全市首家产值突破300亿元的企业;瑞庆时代去年5月投产,当年便实现产值约90亿元,实现了“由0至1”;1月17日肇庆高新区完成7宗工业用地出让,新引进的7个项目实现快速落地……去年以来,肇庆高新区产业发展捷报频传。
作为肇庆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肇庆高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做优做强龙头企业,全力以赴开展招商引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动力和储能电池制造基地,加快建设有高度、有热度、有温度的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科技新城。
西江日报记者 陆志锋 特约记者 方斌 通讯员 赖小琴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作为肇庆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肇庆高新区近年来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小鹏汽车、瑞庆时代“一城双核”陆续投产,该区加快推进“万亩千亿”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不断迈进,在肇庆建设大湾区制造新城“领头羊”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作为华南地区造车新势力中本土智能网联汽车的代表,小鹏汽车在肇庆市、肇庆高新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飞速发展。该公司去年完成产线万辆,之后产量继续提升,完成产值超300亿元,成为全市首家产值突破300亿元的企业,实现了“由1至2”。在去年12月底,小鹏汽车二期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将在今年头部季度全面投入运营。
作为肇庆市建市以来单体投资蕞大的产业项目,瑞庆时代在14个月快速建设后,于去年5月30日正式投产,当年实现产值约90亿元,居全市工业企业第3,实现了“由0至1”。瑞庆时代目前是宁德时代第6大区内唯一已建成投运的全资基地,有着逐步发展成为大区总部的战略趋势,今年还将启动瑞庆时代首期二厂建设。
目前,肇庆高新区正持续加大对小鹏汽车、瑞庆时代等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扶持龙头企业提升综合实力,释放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是服务小鹏汽车做大做强,推动总投资11亿元的小鹏智能驾驶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新注册成立的肇庆小鹏智能智造研究院加快研发试验,投放更多产品,完善小鹏汽车肇庆基地的功能和生态。
另一方面,推动瑞庆时代首期一厂尽快达标达产、二厂加快动工建设,将年产能从25GWh提升到40GWh。参与宁德时代第6大区全闭环供应链、产业链建设,加速宁德时代的核心供应链、产业链项目落户,服务瑞庆时代做大做强,打造集聚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
同时,积极服务其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强化用能、融资、审批等要素和服务保障,巩固壮大现代筑美、宏旺金属、亚铝、唯品会等一批特色行业龙头企业规模体量,保持优势产业的生机活力。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更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一直以来,肇庆高新区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永恒的主旋律抓紧抓实,聚焦“4+4”主导加特色产业集群,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产业招商落地实现突破,招商引资质量进一步提高。
据统计,去年全年新增评审通过项目109个,计划总投资192.8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项目60个、占比55%。新能源汽车产业主导地位也进一步突显。全年新增评审通过该产业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在小鹏汽车、瑞庆时代双龙头带动下,该产业产值连续跨越400亿元、500亿元两级台阶,达到520亿元,增长63.8%,首次超越金属加工成为头部大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肇庆高新区已呈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该区抢抓发展机遇,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精气神,强化实施“引凤行动”,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派出多支招商小分队在近日分赴佛山、深圳、东莞、山东、上海等地,开展“大招商、招大商”行动,继续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聚精会神招引一批强链型、补链型、延链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为我市2023年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500亿级储能电池产业贡献力量。
当前,肇庆高新区正全力以赴用好十股招商力量,结合首席服务官挂点联系企业开展“以商引商”,强化与龙头企业、产业平台合作开展“以链招商”“联合招商”,实施更加有效、更大范围的“挂榜招商”,不断提升招商引资效能,确保今年新引进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40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4个,50亿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2个,计划总投资不少于200亿元。强化项目建设要素支持,抓住省、市资金、土地、用能、金融等各类资源要素向制造业倾斜投放的机会,做好承接各类好政策、好机会的准备,突出打好“政策+基金”组合拳,为优质项目解决投融资问题。
与此同时,肇庆高新区将结合发展实际,谋划建设食品产业园,提前落实规划、土地、用能等保障,落实系列项目协调推进机制,落实首席服务官挂点联系、每周项目协调推进联席例会、层级推进制度,探索实行“招商+报建”双同时、“拿地即开工”机制,促进招商项目加快形成实际生产力。全年确保新增出让工业用地1200亩,制造业实际到位资金75亿元、新增开工项目60个、新增竣工项目60个、新增投产项目60个,推动总投资16亿元的岭南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一季度实现开工建设,国电二期项目年内实现封顶。
环境优则企业强。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优化营商环境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肇庆高新区以多措并举的“硬措施”持续优化发展“软环境”,加快从注重“七通一平”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转变,通过简政放权,精简审批环节,极大激发市场活力。据统计,去年全年该区新增市场主体2263家、增长13.3%,总数突破9000家、增长15%。
当前,肇庆高新区持续推动落实政策、优化服务、深化改革等有力举措提振各领域企业信心,不断激发各类企业和广大企业家信心满满植根大旺、投资大旺的热情。一方面,积极争取和落实各项惠企安企政策,积极向上争取产业资金、重大项目惠普资金、技术改造资金等扶持资金落实援企稳岗、扩大内需等各项政策。一方面,服务工业企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激励企业通过增资扩产、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等实现竞争力提升,确保今年新增500万元以上增资扩产项目70个以上,完成数字化转型项目40个以上,新入规(含规下转规上)工业企业45家以上,新增工业总部(大厦)10家,本土新上市企业2家,并用好“三旧”改造试点方案,推进旧厂房改造试点工作。
同时,该区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减申报材料,实现更多的“一网通办”“跨城通办”。深化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匹配、碳账户等数字改革成果,新增5个事项上线免申即享平台,开发“云碳担”“云碳保”“云碳债”等更多产品,以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全市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肇庆高新区近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城市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实现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提升10位。
据统计,去年该区新增省级工程中心5家,占全市的35.7%,新增发明专利授权225件,占全市的36.2%,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以“园区总站+用人单位分站”的模式成功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打破我市近十年来的空白。
未来,该区将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内生动力,突出“以产带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方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积极与科研院校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推动宁德时代大湾区研究院、广电计量研究院、伏尔特新材料等加快落地,提升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西江实验室、现代农业微生物产业园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并按照“先进科技+健全工业带动农业”的模式,帮扶好下帅乡竹六村,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同时,积极推动现有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真正发挥服务区内企业的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人才支撑,落实科技服务官制度,加大高企引育力度,全年确保净增高企50家、总量达320家,新增1家国家科技孵化器。引进高水平的物业服务,将科学园打造成“业态多元、创意满满”的城市新地标。优化完善“1+N”人才发展政策,搭建多层次、多元化人才集聚平台,促进省博士和博士后创新(肇庆)示范中心加快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