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撂荒土地变成了金色稻田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 杨再睿 通讯员 肇农宣 黄瑛居
金黄色稻田,收割机轰隆作响。肇庆今年复耕的撂荒地,迎来了丰收的季节。记者从肇庆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肇庆市晚造粮食播种面积145.76万亩,同比增长1.03%,其中晚稻播种面积129.15万亩,同比增长0.92%。
16日上午,沐浴着晨光,封开县种粮大户、旺村村党支部书记彭勇枝在田间指挥着收割机收割。现场,脱粒、包装、搬运上车,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活开了。
低垂的稻穗,圆鼓鼓的稻壳,彭勇枝说,作为撂荒地复耕首年,稻谷的长势让他对未来的收获充满希望。据他介绍,在完成撂荒地的整理后,恰好迎来了晚稻种植季节。通过前期堆肥,选种,目前种植收获每亩收获干稻谷达800多斤。
看稻菽千重浪,田畴沃野秋收忙。日前,在2022年威整镇农旅协会年会暨“威整稻香1号”发布会现场,广东华亿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火森说,该公司种植的“威整稻香1号”共800多亩,亩产量约为1000斤,比往年增加了大约200斤/亩。
“这一大片美丽的稻田,是威整镇水田垦造工程项目地块之一,是当地党委、政府整治撂荒地,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成果。”四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道,近年来,威整镇通过水田垦造项目,大力开展撂荒地整治行动,共计整治撂荒地3000多亩。如今的威整镇处处稻谷飘香,水田垦造工程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让肇庆的农户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复耕复种的热潮,正在肇庆各地不断涌现。肇庆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晚稻收割接近尾声,已完成晚稻收割113.60万亩,占计划面积86.76%;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复耕复种2.88万亩、累计复耕复种5.87万亩,总复种率达90.73%。
种粮大户、旺村村党支部书记彭勇枝看着饱满的水稻,内心充满喜悦
在肇庆高要区莲塘镇温贯村,各种农业机械正在荒地里联动作业,除草、犁地、松土一气呵成。半个小时不到,原本杂草丛生的土地已经开垦翻松,一垄垄田埂整整齐齐,而田边的灌溉渠在挖掘机的持续作业下,正逐渐成型。
在高要区农业农村局和莲塘镇政府的指导下,温贯村由村集体与农户签订《撂荒耕地代管协议》,代管经营权,并委托给农投公司进行土地平整,再流转给种植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复耕复种,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
村中130亩“沉睡”土地重焕生机,实现效益蕞大化,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高要区现代农业产业化投资公司工作人员陆曦受访时说,“我们主要利用现代化机械团队对撂荒耕地进行开荒,在改善水利条件后,再发包给种粮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复耕复种,大大提高了耕地利用率。”
肇庆市荣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荣与客商在豆尖种植基地观看豆尖
为了规范耕地承包流转,提高耕地利用率,落实复耕复种工作,高要区立足实际,研究制定方案,建立耕地复耕复种整治常态化工作机制。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整治,将丢荒耕地整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多措并举提高种粮主体的积极性。
据了解,为了推进和巩固撂荒地整改成果,出台《肇庆市撂荒耕地整治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市县两级按300—400元/亩的标准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进行奖补,全市累计投入撂荒耕地整治超4000万元。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