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肇庆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透露三个新动向
12月16日,******肇庆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召开。这是肇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对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高水平推进现代化建设进行研究部署召开的一次大会,
12月16日,******肇庆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召开。南方+施亮摄
此次全会上,肇庆提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肇庆实践,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
今年,小鹏汽车提前完成了年销售10万辆的目标,宁德时代11月市占率创下年内新高,大项目持续释放“榕树效应”,证明了肇庆产业发展道路的正确。
这条道路就是: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聚焦大产业、打造大平台、培育大企业、建设大项目、营造大环境,做实做厚制造业这份家当,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022年,小鹏汽车提前完成年销售10万辆的目标。王振宇 摄
关键还是要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实施产业强市“个十百千万”工程,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制造业集聚发力。肇庆将围绕小鹏宁德发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先进动力电池两大产业集群,壮大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做精做细金属加工、绿色建材产业,力争明年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抓产业,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肇庆坚持项目为王,通过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双轮驱动”,注重从现有存量中扩大项目、从招商增量中引进项目。既以商引商、以链引商、驻点招商、联合招商,又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增资扩产、技术改造。
宁德时代2022年11月市占率创下年内新高。王振宇 摄
肇庆坚持园区为母,发挥园区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的导向作用,拓平台、促升级、强特色、重效益。举全市之力建设的快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将成为企业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土地集约的万亩千亿大平台,带动构建“一核两带多节点”产业空间布局。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肇庆发展的功臣,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怎么支持都不算多。”肇庆将坚持企业头部,落实上级惠企扶企一揽子政策,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坚决稳住市场主体。同时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培育计划,推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局面。
“作为工业经济主职主责部门,肇庆市工信局将对接全省20个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肇庆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主导+特色’产业集群;发挥大企业引领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发展,筑牢经济基本盘。”肇庆市工信局局长邱健强表示。
肇庆推进现代化建设,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蕞艰巨蕞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这次全会就落实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做出具体部署,力争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肇庆将实施县域高质量发展工程,培育县域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其中东部板块聚焦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城市功能品质,推动端州区老城区焕发新活力、鼎湖区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经济强区、高要区和四会市当好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主力军,打造更具辐射带动能力的经济增长引擎。
西部板块要聚焦提升生态保障和绿色发展能力,坚持面上全面保护、点上高效开发,因地制宜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打造绿色发展新标杆——广宁发展绿色能源、现代农业,德庆做大风机装备制造,封开做强绿色建材,怀集加快发展食品加工业。
乡镇要发挥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作用。肇庆将试点带动实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促进水电气路网等一体化布局和共建共享,把乡镇打造成为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
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成为本轮强镇工程关注的重点。肇庆着力推动金利、大沙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试点,多方联动支持怀集下帅乡高质量发展,推动沙浦全域创建中国农业公园、打造农业现代化强镇,将德庆官圩、封开南丰、怀集冷坑打造成县域副中心、发展成小城市。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归根到底还是要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肇庆将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实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抓好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安全等工作,推动 1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建设更有质量的农业强市。
同时,肇庆以美学思维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村整体风貌提升和景区化改造,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匹配的精美乡村;以职业化方向培育现代农民,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队伍。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我们从县、镇、村三个层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县域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响‘肇字号’农业品牌;选择有较好基础条件的乡镇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实现镇村面貌根本改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一批超亿元经济强村。”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陆开朝表示。
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肇庆空气、水环境质量稳居全国重点城市前列,绿色成为肇庆蕞鲜明的底色和特色。
全会提出,肇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肇庆样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更加牢固的西部生态屏障。
如今的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林海浩瀚、万木葱茏。怀集县供图
林草兴则生态兴。肇庆通过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开展绿化肇庆大行动,让肇庆山川更加秀美。
一方面,肇庆将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建设国家储备林试点,持续优化林分、改善林相,推进森林县城建设,谋划建设广东(肇庆)植物园,争取纳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
另一方面,加强对西江、星湖、鼎湖山、烂柯山、砚洲岛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巩固拓展怀集燕都、沙浦鹭湖等湿地品质,持续擦亮肇庆“山湖城江林泉峡”生态名片。
“全市林业系统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传承发扬‘忠诚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久久为功’的‘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持续写好造林、护林、用林三篇文章。”肇庆市林业局副局长刘创表示。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持续打响。肇庆将深化工业、移动污染源和大气面源治理,让蓝天常在、空气常新;抓好大江大河保护,补齐城乡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缺口,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强化固体废物管理,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无废城市”。
此外,肇庆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肇庆贡献。
能源结构上,肇庆加快推动广宁浪江、封开谠山等绿色能源项目建设,推动风光储一体化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能源基地。
产业结构上,肇庆着力深化陶瓷、化工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发展绿色建材、新能源、林下经济等绿色低碳产业,着力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肇庆还将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引导绿色低碳出行,推动西江航运健康发展;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探索林业碳汇开发利用,实现绿水青山有效变现。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