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肇庆这五年
五度春秋,砥砺前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湾区新秀、活力肇庆”不断焕发新气象。
2020年,肇庆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还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星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四大创建”的“成色”均在民生,创出了肇庆城市更高的品质,创出了市民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肇庆高新区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火车头”,5年间不断筑巢引凤,引进多个百亿级制造业龙头项目,年产值超百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新能源汽车与汽车零部件产业率先破局。其中,小鹏汽车肇庆工厂实现第10万辆小鹏P7下线,创下了造车新势力十万台下线速度的新纪录。
电子信息产业也加快布局。风华高科投资75亿元的高端电容基地一期顺利投产,“片式电阻器”入选第六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新的产业机遇正在迸发。当前,全市产业振兴的头号工程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正在加快建设,将吸引更多高端产业项目进驻,打造成万亿级产业集聚区,引领、辐射、带动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东南板块为主体,以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为核心,规划建设992平方公里的大型产业集聚区。
交通的“硬联通”让肇庆全面“融湾”。近年来,肇庆开通至香港、广州、深圳、佛山等湾区主要城市的高铁动车,肇庆东站、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双枢纽”加快建设,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跃至全省第7
“一条黄金水道、七条轨道交通、九条高速公路”立体交通网络全面构建,内联外通效率不断提升。
建成东进大道、紫云大道等一批市域城市交通干道,打通一批城区“瓶颈路”,市民出行更加畅顺便捷。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肇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空气、水质量状况在全国重点城市中排名均居前20位,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全省头部。
河湖长制全面落实,西江等大江大河稳定达Ⅱ类水质,国考断面水质综合指数排名全省头部。
古端州焕发新活力,肇庆新区实现“八年见新城”。
肇庆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粮食、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南药等6大主导产业产量位居全省前列,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等平台加快建设,“肇字号”农业品牌越打越响。
肇庆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涌现出越来越多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其中,连片打造的贺江碧道画廊、四会古邑碧道画廊,成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标杆。
肇庆推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市8.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1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对口帮扶广西桂林、贺州4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持续将七成以上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新增城镇就业超20万人、义务教育学位7.3万个,医院床位3700多张。
中山三院肇庆医院、江滨公园、儿童公园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使用,养老、社保等民生事业有效保障。
过去让人回味,未来令人神往。今天,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肇庆将书写出怎样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